《科創板日報》4月25日訊今日早間,鋰電板塊開盤大跌。截至發稿,長遠鋰科20CM跌停,中科電氣跌19.88,一度跌停;德方納米、天力鋰能、中一科技跌超12%;蔚藍鋰芯、勝華新材跌停。
昨日晚間,鋰電池產業鏈近10家公司集中披露一季報,其中多數Q1凈利潤同比驟降。而放眼整個鋰電板塊,已披露一季報的近30只個股中,大部分公司交出的“成績單”都不甚理想。
(資料圖片)
其中18家公司Q1凈利潤同比下跌,占比約64%,跌幅從46%至435%不等;12家公司同期營收同比下滑。
從環比變動幅度來說,則有19家公司Q1凈利潤環比下滑,跌幅最大者高達10888%;25家公司同期營收減少,僅有2家公司營收環比增長。
電池環節,蔚藍鋰芯表示,鋰電池業務需求下滑,主要大客戶仍在去庫存,導致總體銷售下滑、利潤出現虧損;
珠海冠宇并未給出業績驟降的具體解釋,不過其已有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其中存貨跌價準備8680萬元,期末余額2.11億元。
正極材料環節,長遠鋰科稱,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上游材料價格持續下跌,下游市場需求下降,產品銷量同比減少;而市場競爭加劇帶來價格競爭壓力,導致產品毛利下降。
鋰鹽環節,江特電機將業績下降歸因于鋰鹽產品銷量減少、銷售價格下跌。
鋰電回收環節,天奇股份表示,新能源汽車終端需求減弱,以碳酸鋰為代表的主要電池材料價格短時間內大幅下探。短期內下游電池廠、材料廠開工率不足,影響公司鋰電池循環板塊銷售環節。報告期內產品價格大幅下降,鈷、鎳、鋰產品Q1平均成交價格環比下降22.89%、4.63%、18.84%,庫存原料成本倒掛,造成鋰電池循環業務經營虧損及存貨跌價損失。
▌原材料價格企穩甚至反彈 拐點將至?
2022年11月以來,由于終端需求不振,鋰價一路狂跌。短短5個月,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從最高點59.5萬元/噸一度跌至17.5萬元/噸,最大跌幅超70%,因此相關公司一季度的產品銷量、營收難免遭受重創。
不過,如今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終于出現了止跌跡象。據上海鋼聯24日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止跌,均價仍報18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漲2500元/噸,均價報13.75萬元/噸。
中信證券此前表示認為,鋰價或迎來階段性止跌行情,當前鋰價已跌至關鍵成本支撐位附近,供給實現初步出清。若下游需求回暖,疊加正極材料環節的低庫存效應,鋰價或能受益于采購回暖出現止跌。
有鋰礦廠商表示,當碳酸鋰價格跌破20萬元以后,已達到鋰礦廠商的價格預期底線,為了穩住碳酸鋰的價格,除了部分長協訂單以外,電池級碳酸鋰即便有現貨已經不對外出售。
另外,上游材料中,六氟磷酸鋰、人造石墨、極片粉等系列材料價格也出現企穩甚至反彈的局面。
據高工鋰電消息,目前中游電池廠商庫存水位回退,此前部分電池廠商暫停的生產線已經重啟生產。在采購方面,電池廠商和下游車企已陸續重啟訂單,帶動產業需求回暖。加上5月臨近,企業重新開啟月度采購談判,行業有望迎來需求訂單的集中爆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