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謝斯臨
圖片來源:Pixabay
(相關資料圖)
當看到錢成功從硅谷銀行轉出來的那一刻,安迪(化名)長舒一口氣。作為一名硅谷的創業者,他的公司絕大部分資產都存放在硅谷銀行。如果這部分資金繼續被凍結,他手頭上的流動資金最多只能撐到兩個月后。
“可以說是與破產擦肩而過。”安迪苦笑著向時代財經說道。
這家成立于1983年的中型銀行因其特殊的“投貸聯動”機制而聞名?;ヂ摼W投資人莊明浩形象地向時代財經總結其與傳統銀行的區別:“如果你確認拿到紅杉的400萬美金融資,管銀行要100萬美金貸款,傳統銀行會問紅杉是誰?但硅谷銀行會說:錢已經打到你賬上了?!?/p>
也正是因為這項特殊機制,在過去40年時間里,硅谷銀行逐漸成為整個美國科技界最重要的資金平臺。有近半數科技創業公司在硅谷銀行開設賬戶,不少初創公司甚至將所有現金都存在這家銀行。幾乎沒有人相信,如此重要的一家銀行有破產倒閉的可能。就在3月7日,硅谷銀行還高調宣布自己很榮幸連續5年被《福布斯》雜志評為美國最佳銀行。
然而,正如馬克·吐溫所言:“讓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世界,而是你所堅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p>
3月9日凌晨,危機悄然拉開序幕。為應對即將發生的評級下調,硅谷銀行突然宣布出售其所有210億美元的可銷售證券,因此造成18億美元虧損,并尋求通過出售普通股和優先股募資22.5億美元。恐慌性的資產拋售和對股權的猛烈稀釋,引發了美國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一時之間人人自危,大量儲戶涌入硅谷銀行集中提現。
擠兌危機隨之到來。據加州金融保護局數據,僅3月10日(當地時間3月9日)儲戶和投資者的取款總額就高達420億美元,這遠超硅谷銀行能承受的極限。截至2022年底,硅谷銀行賬上現金僅150億美元。隨后,于3月11日,硅谷銀行正式宣告破產,整個過程不到48個小時。
危機蔓延的速度遠超安迪的想象。據其回憶,當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他整個人呆在原地,甚至不知該作何反應。而安迪一天前發起的近200萬美元(即人民幣1375萬元)轉賬,取款狀態一直保持“in process(處理中)”,直至系統關閉。
硅谷銀行破產后遺癥:開10個賬戶,每個放25萬美元
安迪最早聽說硅谷銀行出現問題是在3月9日。當時還在開會的他,突然收到了投資人的一封電郵,通知旗下被投公司注意硅谷銀行風險。此時硅谷銀行剛剛發布資產拋售及配股公告。
最開始,安迪并沒有把這封郵件當回事。投資人在郵件中對其表示,明天硅谷銀行將召開一場深度會議。會后,投資人會將進一步的財務計劃與他溝通。因此,他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公告就準備下班,唯一做好的應對措施是提前填好提款申請。
然而,就是這片刻的猶豫,安迪錯過了提現的最后窗口期。等到第二天一早,瘋狂擠兌已經發生,原本的深度會議變成了一場懇求會,硅谷銀行CEO Greg Becker請求包括各個風投在內的客戶保持冷靜,如同硅谷銀行過去40年一直支持他們一樣支持硅谷銀行。
而得知消息,迅速登陸硅谷銀行網站想要完成轉賬的安迪,卻發現網站早已崩潰。在持續一整個上午不斷刷新后,他才終于完成申請,但一切都為時已晚,取款頁面就此停留在“in process”。
當時幾乎所有創業者、投資人都在談論硅谷銀行事件,各種討論和分析不絕于耳,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怎么辦。安迪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撥打硅谷銀行的電話,那一天,他徹夜未眠。
絕望的情緒在3月11日到達頂峰。這一天,硅谷銀行因現金流斷裂被金融監管部門關閉,并由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以下簡稱“FDIC”)接管。隨后,硅谷銀行網頁端和App端都出現故障,無法再次打開。
安迪只能做最壞的打算。短暫崩潰過后,他開始思考接下來幾個月公司的運營規劃,如何開源節流,盡可能地拉長公司的運營時間。為此,安迪不得不向員工公開現狀并表明裁員的可能;同時與投資人匯報目前具體情況,討論應急方案。
唯一讓安迪感到寬慰的是,投資人分析認定硅谷銀行底層資產沒有問題,不會因為資不抵債而破產,所有的資金在未來3到6個月時間內有望解凍。而根據FDIC規定,每位儲戶可獲得最高不超過25萬美元的保險,最早于周一開始放款。有了這筆錢,挺過去不是沒有可能。
“奇怪的是,做完這一切我反倒可以睡得著了。可能是在經歷了一整天的信息爆炸和心情跌宕之后,終于跟自己和解了。在已知信息里面我已經做了最優決策,對投資人、員工、客戶都問心無愧。”安迪向時代財經回憶道。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3月13日,在安迪最低谷的時刻,美國財政部、美聯儲、FDIC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將采取行動防止美國銀行業危機蔓延,為硅谷銀行托底。所有儲戶“將從周一開始可以支取其所有資金,與解決硅谷銀行問題相關的任何損失都不會由納稅人承擔。”
但有了前車之鑒,安迪不敢放松。北京時間3月14日凌晨兩點,美國時間周一的早上九點,安迪立刻檢查了硅谷銀行的情況。在首次打開銀行App之時,他還曾因系統Bug被嚇出一身冷汗。短暫思考過后,安迪立馬強制退出App,并選擇再試一次。好在第二次登陸之后,一切恢復正常。半天后,安迪成功將近200萬美元全部轉出。
直到看見到賬信息,安迪才終于放松下來。而為應對未來風險,安迪在全美前十的銀行都開設了賬戶,每個賬戶都放25萬美元。“這樣,即便再有銀行爆雷,公司的損失也能控制在保險范圍以內?!?/p>
危機并未結束,收購或是理想出路
對于安迪這樣的創業者來說,伴隨著硅谷銀行資金支取恢復正常,短期的危機已然過去。但長期來看,硅谷銀行破產風波帶來的連鎖反應遠未結束。
緊隨硅谷銀行其后,紐約州的簽名銀行同樣遭到監管部門關閉。與此同時,規模更大的富國銀行也被媒體曝出兌付出現困難。雖然隨后被辟謠為技術問題,但市場對其信心顯然不足。3月13日富國銀行大跌7.13%,收盤報價38.41美元/股。
莊明浩指出,硅谷銀行背后問題的本質仍是美聯儲從去年開始創紀錄的加息問題,只要加息還在繼續,美國銀行業的危機還有可能繼續蔓延。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一年,美聯儲已連續八次加息,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已升到4.5%至4.75%之間。在此情況下,債券價格下跌,商業銀行存款流失過快、融資成本增加,加之近期技術產業大幅裁員、風險投資減少,初創企業紛紛提走存款,硅谷銀行才最終陷入困境。
美聯儲并非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在宣布為硅谷銀行托底的同時,美聯儲表示,為保護美國經濟,美聯儲預備了一個規模為250億美元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將向符合條件的儲蓄機構提供額外資金,以確保銀行有能力滿足所有儲戶的需求。
但在莊明浩看來,這并不是問題的解藥。如果美聯儲進一步加息,未來不僅美國一些中小銀行凈值會繼續縮減,市場恐慌的情緒也會加速蔓延。一旦信心崩塌,250億美元的資金池未必足夠。
“目前的媒體報道、經濟學家的分析都是偏理性的邏輯推演,但在今天這樣一個脆弱的大環境中,理性的邏輯推演和非理性的情緒選擇,到底誰的影響力更大?”
與此同時,對于科技創投行業,硅谷銀行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存在,不僅是一家簡單的銀行,代表的是背后風險投資與初創企業整套創投模式,包括投聯貸、美元基金投資的中國創業公司大多采用的VIE架構等。
據莊明浩介紹,硅谷銀行有一套復雜且經過幾十年驗證的、針對高科技初創公司的風險評估體系。這是硅谷銀行獨有的看家本事。如果硅谷銀行最終走向變賣資產清算,必然是科技行業的一大損失。
正是因此,在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所撰寫的聯合聲明中,風投與創業者紛紛呼吁硅谷銀行不能消失,“硅谷銀行一直是風險投資行業和我們創始人信賴的長期合作伙伴。四十年來,它一直是服務美國創業行業和支持創新經濟的重要平臺”。
而收購,或將成為硅谷銀行最理想的出路。據彭博報道,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考慮收購硅谷銀行資產,競標活動正在圍繞736億美元的貸款展開。FDIC、美國財政部也在積極尋找意向收購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