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早盤,通化東寶股價一度放量大漲超8%,之后漲幅有所回落,但收盤后仍上漲4.65%,總市值為206.5億元。
這一漲幅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對于現階段的通化東寶而言,在胰島素集采落地首年、并且發布了2022年業績快報的關鍵節點上,具有重大意義。
圖源:東方財富終端
(相關資料圖)
一、業績表現存差異,賽道切換求發展
2月6日晚間,通化東寶發布了2022年度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27.75億元,同比下滑15.09%;凈利潤15.89億元,同比增長21.46%;扣非凈利潤8.46億元,同比減少23.45%。
其中,營業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胰島素產品價格下降疊加疫情影響所致,不過集采后公司胰島素各系列產品銷量均實現強勁增長,大幅抵消了胰島素集采落地帶來的收入下降的影響;凈利潤不降反增,主要是由于公司出售特寶生物股份,導致投資收益大幅增加所致。
從橫向對比上來看,競爭對手甘李藥業卻出現上市以來首虧。
1月31日,甘李藥業發布了2022年全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0億元-3.90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32.35%至126.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4.95億元到-4.15億元。
在公告中,甘李藥業詳細說明了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一是集采中標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導致國內胰島素制劑產品收入下降,2022年度銷量的增長尚不能沖抵價格下降及胰島素制劑產品銷售結構變化影響,二是為了迎合中國第三代胰島素類似物替換二代人胰島素的趨勢,加大了銷售費用投入,三是為了加速推進多款創新藥及仿制藥的研發進程,加大了研發創新投入。
從股票表現看,甘李藥業自1月31日至2月8日累計漲幅僅為1.74%,總市值為211.3億元。相反,通化東寶自進入2023年以來,股價漲幅已累計達到12.85%。
圖源:東方財富終端
為了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例如,兩家公司都選擇了持續加碼創新研發。其中,通化東寶不斷拓展治療領域、布局多適應癥產品,目前擁有在研項目包含3款糖尿病治療領域一類新藥(全球首款SGLT1/SGLT2/DPP4三靶點抑制劑等)、2款痛風/高尿酸血癥治療領域一類新藥以及痛風治療領域化學口服藥物。同時,還繼續深耕糖尿病治療領域,實現了對胰島素類似物注射液、GLP-1RA、高臨床價值口服降糖藥品研發的全覆蓋,目前也擁有多款在研產品。
例如,在GLP-1受體激動劑類降糖藥研發方面,包括利拉魯肽注射液、索馬魯肽注射液;胰島素類似物GLP-1RA復方制劑的研發,主要為德谷胰島素利拉魯肽注射液;化學口服降糖藥的研發,包括瑞格列奈片、西格列汀二甲雙胍片等。
另一邊,甘李藥業在糖尿病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也在自身免疫類、腫瘤類等其他領域布局了研發管線。
根據2022年中報顯示,甘李藥業擁有的在研產品包括:I類新生物藥GLP-1受體激動劑GZR18注射液,于2022年7月在國內啟動了適應癥為2型糖尿病和肥胖/超重體重管理Ib/IIa期臨床試驗并已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第四代胰島素類似物GZR4;新型預混雙胰島素復方制劑GRZ101,口服降糖藥磷酸西格列汀片等;抗腫瘤藥物GLR2007于2020年7月在美國啟動I期臨床試驗,并且獲得FDA、EMA孤兒藥資格認定,分別用于惡性膠質瘤和膠質瘤的治療。
除了加大創新研發以外,通化東寶還在尋求國際化出海。
例如,2022年12月,通化東寶將新型降糖藥物GLP-1RA利拉魯肽注射液在海外新興市場共17個國家的獨家商業化許可權益授予科興制藥;2023年1月,通化東寶人胰島素注射液上市申請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受理,未來將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空間。
可見,這兩家老牌糖尿病藥企正想方設法通過賽道切換、尋求出海等,實現新一輪增長。
二、諾和諾德、禮來激烈角逐減肥藥領域
實際上,在大洋彼岸的糖尿病巨頭諾和諾德,已經憑借新型降糖藥GLP-1和減肥藥產品實現穩健增長,做出了行業示范。
從諾和諾德披露的2022年財報得知,得益于司美格魯肽和口服制劑Rybelsus實現大幅增長,GLP-1類似物收入已經超過胰島素業務收入。
具體來看,GLP-1業務實現全年收入833.71億丹麥克朗(約合118.12億美元),同比增長56%,其中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Ozempic(諾和泰/司美格魯肽注射針)銷售額達597.50億丹麥克朗(84.39億美元),增長61%;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的口服制劑Rybelsus銷售額為112.99億丹麥克朗(15.69億美元),增長114%;胰島素業務實現全年收入529.52億丹麥克朗(約合75.02億美元),下降11%。
另外,近年來大力布局的減肥業務板塊,2022年全年銷售額達到168.64億丹麥克朗,增長84%,其中Saxenda(利拉魯肽減肥針)、Wegovy(司美格魯肽減肥針)銷售額分別為106.76億丹麥克朗(15.08億美元)、61.88億丹麥克朗(8.74億美元)。
在減肥藥領域,近日禮來制藥還宣布了其GIP/GLP-1雙重受體激動劑Tirzepatide(替爾泊肽)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中國III期臨床試驗SURMOUNT-CN取得積極結果,已達到主要終點和所有關鍵性次要重點,有望在2023年獲批肥胖適應癥。
自禮來于2022年4月公布Tirzepatide“72周減重48斤”(比司美格魯肽療效更佳)的III期臨床結果后,GLP-1受體激動劑便成為減肥藥研發領域的大熱門。
目前,國內GLP-1賽道的競爭可謂相當火熱。
在GLP-1創新藥研發方面,除了甘李藥業的GZR18(2型糖尿病;肥胖)處于臨床Ⅱ期以外,信達生物、石藥集團、石藥集團/天境生物、恒瑞醫藥等知名藥企也加入角逐;
在GLP-1生物類似藥研發方面,進度最快的華東醫藥已提交利拉魯肽(2型糖尿病;肥胖)的上市申請、通化東寶和瀚宇制藥也已提交利拉魯肽(2型糖尿病適應癥)的上市申請,另外萬邦生化、圣諾生物、先為達生物等也在加速推進利拉魯肽(2型糖尿病;肥胖)的研發進程。
三、結語
回顧行業發展史得知,從胰島素到降糖藥,再到當下火熱的減肥藥研發,通化東寶、甘李藥業等老牌糖尿病藥企,一直在與諾和諾德、禮來等外資巨頭展開激烈廝殺。
如今,在上述兩股勢力激戰到GLP-1領域時,卻又出現了石藥集團、貝達藥業、雙鷺藥業、麗珠集團等“新生勢力”加入戰場,使得行業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
真可謂“好不容易躲過了初一,還是躲不了十五”。就看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這些老牌糖尿病藥企能否突圍而出了。
參考資料:
1.各公司財報、公告
2.《醫藥行業創新藥周報:跨國藥企2022年報梳理》,華創證券
(完)
本文所寫的內容,不同投資者有不同的看法,難念存在爭議性。由于粽哥閱歷所限,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批評指正,多多擔待。
本文所提個股,不做投資買賣建議,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通化東寶(SH600867)$$甘李藥業(SH603087)$$華東醫藥(SZ000963)$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