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要降溫,這已經是各大媒體念叨了一個月的話了。但從最近發布的一些左右美聯儲未來步伐的數據來看,離見頂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程。
近日,美聯儲在今年的最后一次會議如期加息50個基點。要知道,自從6月以來,美聯儲已經連續四次加息75個基點了,這個速度保持著1994年11月以來的最大幅度。
(資料圖片)
目前看來步伐是放緩了,但是其實,目前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關注焦點,已經不止在12月會加息多少了,而是看向更遠的,終端利率會是多少。而“點陣圖”顯示,明年終端利率上調至5.1%,略超市場預期,并預言2024年之前利率保持高位、不會降息。
并且,在當被問到,美聯儲是否依然堅定的致力于將通脹恢復到2%這個目標時,鮑威爾的態度可以稱得上是含糊其辭,他說“這可能是個長期的工程。”這樣含糊其辭的態度,更是引發了諸多討論和猜測。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通脹預計要繼續下行,也很可能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如經濟衰退。
控制通脹有兩種方法。
一種就是簡單粗暴地加息,來讓需求降溫;另一種呢,就是增加商品的供給。但到底用哪種辦法,應該看經濟大環境來確定。如果是商品短缺造成的通脹,就應該增產,提高商品供給,但如果,工廠已經開足馬力生產了,依然供不應求,就需要通過加息來讓需求降溫。
但今年以來,大家很顯然沒有熱情消費,美國高通脹不是因為需求過熱,卻依然選擇加息來控制通脹,這樣的錯誤手段帶來的后果已經席卷全球。
要知道,黃金、石油、美債都會因為被美國通脹數據所牽動。今年每個月通脹數據的公布,都會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巨大影響。一旦通脹數據高于市場預期,就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大跌,一旦通脹數據低于市場預期,就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大漲。這種情緒化的狀態是非常不健康的。
有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對美國未來一年,甚至三年的通脹預期已經一降再降,創下了去年 10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美國消費者油價和房價預期也在下降。而美聯儲卻把這種預期回落當成是自己的功勞。真是可笑,你會因為油價降了兩毛錢而提高幸福感嗎?
長期以來的加息,造成了大量的惡果,居民收入下降、經濟減速、樓市崩盤。和這些比起來,誰又會去在意加滿一箱油能省20塊錢。要知道,由于暴力加息,美國家庭凈資產在一季度減少1470億美元,二季度再次減少 6.1 萬億美元。
而且,作為頭號強國,美國經濟衰退影響的顯然不只是自己。如果控制通脹的代價是全國甚至全球經濟進入衰退,那美國的格局真是太小了。
關鍵詞: 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