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塔爾花費2200億美元,只為舉辦一場賽事的時候,而有的地方還在忍受著戰火、饑餓和疾病的摧殘,世界巨大的參差,不僅在人與人之間,也在國與國之間。
看一下這張圖片,圖片上的是饑餓的巴西人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
可能有人發現了似乎有點不對勁,巴西可是農業大國啊,何至于翻垃圾桶找食物呢。是的,巴西確實是農業大國,但這個農業大國的饑荒也是確確實實正在發生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巴西饑餓人口猛增了73%,約有3300萬人生活在饑餓之中。而處于糧食無保障狀態人數,更是高達1.25億,占全國人口一半以上,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吃到一日三餐。
以至于前不久剛成為巴西總統的盧拉,在當選后便立下誓言,要在任期內,讓巴西人吃上一日三餐。
要知道巴西是處于熱帶地區,降水量充沛,農作物一年三熟作,而且幅員遼闊。這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巴西都不應該發生饑荒,但怎么就鬧饑荒了呢
巴西官方也給出自己的解釋,什么自然災害糧食減產,新冠疫情導致糧價飆升,甚至是俄烏沖突。他們可以甩鍋給任何事情,但就是不敢說出真實原因,就是巴西人腳下的大部分土地,已經不屬于巴西人了。
巴西實行土地私有制,大部分土地集中在西方跨國資本手中,臭名昭著的四大糧商,占據了巴西大部分農業用地。既然土地都不屬于巴西人了,那么土地上生產的糧食自然也不屬于巴西人。
由于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農業變成少數人攫取巨額利潤的工具。他們依靠壟斷的優勢,控制著糧食價格,不管價格多高,想吃那就得拿錢來買,買不起,那就要餓肚子。
土地集中還有一個后果,就是農民失業,資本控制了大規模的土地之后,使用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取代了傳統方式,直接斬斷了巴西農民安身立命之本。一邊是失業沒有收入,一邊是高昂的糧價,巴西的饑荒也就發生了。
這種事情不僅僅發生在巴西一個國家,作為南美的另一個農業大國,阿根廷的遭遇和巴西如出一轍。一個農業大國,自己的人民在自己的國家,被別人逼得餓肚子,想想都覺得既魔幻又荒誕。
說到這里,不經想到當年,一直鼓吹我們放棄18億畝耕地紅線,鼓勵糧食進口的那些人,如果他們成功了,后果將會變成什么樣。不過慶幸的是,我們堅定地選擇了把飯碗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