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重構醫療行業醞釀千億金礦
“互聯網醫療將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問題,2015年,醫療行業變革一觸即發。”這是互聯網醫療中國會日前發布的行業報告作出的預言。該組織還分析認為,醫藥電商、在線問診、掛號服務、可穿戴設備將成為最受資本追捧的四種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互聯網金融到互聯網醫療,傳統行業在移動互聯大潮沖刷下,正迎來行業重構時代,同時也孕育新的投資機會。在日前召開的首屆“reMED 2015——重構醫療生態”高峰論壇上,來自三甲醫院院長、傳統醫療健康領域優秀企業家及互聯網醫療行業旗艦領袖等,共同探討互聯網醫療產業新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九安醫療、春雨醫生、金蝶集團等業界十三位互聯網醫療領軍人物共同發起成立了“互聯網醫療中國會”,旨在引領、推動互聯網醫療產業的創新發展。會上還發布了《reMED2015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報告》,報告預計2015年醫療行業變革將一觸即發。
互聯網重構醫療行業
上證報從本次論壇了解到,2014年是互聯網醫療爆發元年,創業企業和資本合力引爆了互聯網醫療產業。隨著BAT和眾行業巨頭的強勢入局,2015年互聯網對醫療產業的改變乃至重構將來得更加猛烈。據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預測,至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將形成約8萬億的支柱產業。醫療健康行業的巨大市場也為互聯網醫療創造了機遇,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認為,該產業未來10年將有10倍增長空間。
上述報告認為,互聯網醫療將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方面的問題。首先,在病前的健康管理,互聯網醫療有助于幫助病人進行真正科學、有效的疾病預防,實現治未病。其次,在病人就醫方式上,互聯網醫療能夠突破傳統醫療模式的禁錮,通過在線問診和遠程醫療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跨時空配置,幫助病人免去不必要的到院就醫;第三,在病人院內就醫的體驗上,互聯網能夠幫助優化患者院內就醫流程,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第三,在購藥環節上,互聯網醫藥電商的興起有望帶給患者更便捷、便宜的購藥體驗;最后,在整個醫患生態上,互聯網醫療能夠優化醫患對接機制,促進醫患溝通,使醫生價值最大化,服務最優化。
四大商業模式受追捧
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認為,在眾多商業模式中,業界最關注、也是最具潛力的方向主要有醫藥電商、在線問診、掛號服務、可穿戴設備四大細分領域。
對于目前受到資本高度追捧的可穿戴概念,有互聯網醫療專家指出,在可穿戴設備提供的一眾功能中,健康管理、醫療檢測功能無疑是最具剛性需求,功能最具革命的一項。需求端,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注重健康管理,而老齡化、慢病患者的增加,也增加了對可穿戴設備實時檢測、遠程監控等功能的需求。供給端的可穿戴設備廠商也正積極地以可穿戴設備為數據交互中心,為患者提供移動智能云服務,采集并建立大數據庫,探索更多基于患者數據的模式創新,如為醫院診療檢測、為醫生輔助決策、為保險公司及時干預、減少保費支出等。因此該細分領域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
互聯網醫療中國會表示,從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來看,互聯網及移動互聯正催生醫療業向移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進。互聯網醫療對于改善全民生活,延續人類壽命,傳播醫療思想知識,促進健康事業發展,改變人類未來有重要意義。有醫藥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可以預見,國民健康與互聯網融合順理成章,移動互聯將重構醫療服務秩序,傳統醫療將發生深刻改變,變革只是時間問題。”
對此, 本人在此做如下產業結構分析:
首先關注醫療互聯網信息化軟件類公司如東華軟件、東富龍、中元華電、創業軟件
其次是醫療互聯網信息化方面如三友化工、凱樂科技、宜華健康、美亞光電;
三是醫療互聯網大數據方面關注東華軟件、北緯通信、九洲通、尚榮醫療、榮科科技、漢宇藥業、美達股份;
四是醫療互聯網電子商務方面關注迪安醫療、九洲通、海虹控股、白云山、魚躍醫療;
五是醫療互聯網平臺方面如華平股份、貴州百靈、漢宇藥業、華幫健康、東富龍、智飛生物、易聯眾、天呈醫流(新三板);
六是醫療互聯網醫院方面關注貴州百靈、信幫制藥、銀江股份、紅日藥業、康美藥業、運盛醫療、東華軟件、國際醫學、白云山、郎馬信息;
七是醫療互聯網可穿戴醫療方面如美達股份、寶萊特、東軟集團、九安醫療、郎馬信息;
八是醫療互聯網移動醫療方面關注安科生物、寶萊特、信幫制藥、眾生制藥、九安醫療、美亞光電、陽普醫療、華平股份、益佰制藥、郎馬信息、雙路藥業、三諾生物、樂普醫療;
九是醫療互聯網在線醫療方面關注如焦點科技、紅日藥業、和佳股份、國脈科技;
十是智慧醫療方面泰格醫藥、東華軟件、萬達信息、理幫儀器、衛寧軟件、郎馬信息、漢頂股份、神州泰岳、宜通世紀、延華智能、郎馬信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