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蝶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郝科科
編輯:王思
風品:沈禾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壓艙石”。
11月4日,中誠信國際發布銀行業展望報告:未來12至18個月,行業展望為穩定。從業者業務回歸本源聚焦主業,負債結構和成本、整體盈利狀況改善,但資產質量仍有潛在挑戰,流動性充裕但機構間分化趨勢仍存,資本補充壓力仍存。
聚焦企業細胞,或有更深入體量。截至11月1日,42家A股上市銀行2022年三季報均已披露。wind數據顯示,39家A股銀行凈利正增。
17家上市城商行中,齊魯銀行營收增速最高,杭州銀行緊隨其后。凈利增速方面,則杭州銀行拔得頭籌,亦是上市銀行之首。
何以速度領跑?繁華背后可有隱憂?
1
體量、質量、速度兼具
拔備覆蓋率高企是好事?
10月26日晚,杭州銀行披露2022三季報:營收260.62億元,同比增長16.47%;凈利92.75億元,同比增長31.82%。
資產總額達到15634.4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43%;貸款、存款總額6776.45億元、8709.45億元,分別增長15.14%、7.44%。 資產質量亦有改善喜色,不良貸款率降至0.77%。
有體量、有質量、有速度,整體看這是一份穩優向好的成績單,結合整體宏觀環境、減費讓利擔當,韌性張力難能可貴。
不過,可喜高增背后也暗藏幾絲隱憂。
單看第三季,營收87.6億元,同比增長16.78%;凈利26.82億元,同比增長32.19%,增速均較2021年同期有所放緩(分別為29.36%、34.47%)
同時,過高拔備覆蓋率也非完全好事。截止三季度末,撥備覆蓋率高達583.67%,較上年末提高15.96%。
業內專家指出,高水平撥備率有助不良風險防范,提升銀行經營穩健性,但據監管相關規定,撥備覆蓋率超150%兩倍以上,被視存在隱藏利潤傾向。
今年5月,銀保監會曾強調,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及其他優質上市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釋放更多信貸資源。
拉長維度,杭州銀行撥備覆蓋率持續增長。2018-2021年分別為256%、316.71%、469.54%、567.71%。2022上半年達到581.6%。
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二季度末城商行撥備覆蓋率為191.19%,即杭州銀行是行業均值的3倍有余。
行業分析師郝瑞表示,城商行區域性特征較強,壞賬風險、盈利能力、撥備覆蓋率往往與當地經濟聯系緊密。杭州銀行處于長三角發達地區,盈利能力較強,壞賬相對較少,近600%撥備覆蓋率著實偏高了。
2
警惕房地產業不良率
資本充足率仍承壓
不算多苛求。
2019-2021年,杭州銀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分別為0.27%、2.79%、3.78%,整體呈波動上升態勢。
今年上半年,杭州銀行房地產業貸款、建筑業貸款余額均較上年末有所增長,增長金額為26.69億元、59.57億元。
截止6月末,房地產業不良率3.46%,較上年末有可喜下降,但去年同期為2.63%,2020同期僅0.12%。
半年報稱,存量房地產貸款撥備充足,報告期末房地產行業撥備覆蓋率超550%。
中銀證券評級公告亦曾指出,房地產業對杭州銀行資產質量影響較大。
截至2022年6月末,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14%,9.94%,12.98%,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29個百分點、0.46個百分點、0.64個百分點。
2022年9月末,上述三項指標環比均有改善:分別為8.27%、10.02%和13.22%;可較上年末仍有一定下滑,仍存一定補血壓力。
好在,今年9月22日,杭州銀行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300億元的金融債券及不超10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券。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曾表示,受分紅因素影響,杭州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有所下降。前期由于風險加權資產擴張速度較快,杭州銀行資本消耗加劇,當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仍臨近7.5%的監管紅線,為保證資本補充能力,預計杭州銀行后續具有較強的業績釋放訴求。
3
股東減持 罰單冷思
的確,如何更多實力秀肌,與投資者紅利共享,這是一個緊迫任務。
往期看,股東減持或是一警示信號。
2021年4月,太平洋人壽率先開啟減持動作。經三輪減持拋清倉2.35億股,累計套現約34.45億元。到今年8月26日已全面出售完畢,徹底退出股東序列。
中國人壽也于2021年9月至11月減持5589萬股,減持總額8.43億元,持股比由4.80%降至3.86%。由第五大股東降為第八大股東。
2022年3月,杭州銀行公告,澳洲聯邦銀行轉讓杭州銀行10%股份,轉讓價13.94元/股。
除了外部股東,內控漏洞也有煩惱。
以2022年為例,不乏百萬級罰單。6月10日,因個人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杭州銀行北京豐臺支行被罰40萬元。
5月31日,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履行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杭州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被罰580萬元。
2月,因“貸前調查不盡職,貸款資金被挪用”,杭州銀行深圳分行被罰300萬元。
1月,因個人貸款管理不審慎、信貸資金挪用于購房等問題,杭州銀行舟山分行被處罰85萬元。
Wind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該行分別被罰365萬元、475萬元。而今年上半年其罰額就超千萬。
當然,罰單都有滯后性,不代表當下情形。可反映出的種種漏洞,還是拷問風控力,合規治理水平,該有哪些反思呢?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杭州銀行是股份制城商行,但是相對來說內部管理與企業治理等方面在國內已經屬于相對規范,違規更多是業績壓力導致:“當前的經濟形勢,業績增長、包括存貸兩方面都面臨壓力,一方面是大環境下造成的需求規模收縮,另一方是同業間形成的競爭程度加劇。”
4
穩健務實之風
沒錯,冰火交織。面對復雜挑戰,業績高增之外,如何更行穩致遠,考驗高管大智慧。
9月9日,杭州銀行公告稱,因組織調動原因,陳震山辭去董事長等職。28日公告稱,董事會選舉宋劍斌為董事長。正式履行董事長職務后、新任行長上任前,由其代為履行行長職務。
公開信息顯示,若從2014年11月算起,陳震山掌舵杭州銀行已近8年,期間該行2016年A股上市,資產規模由2014年底的4185億元增到2022年6月末的15328億元,成長性強勁,妥妥一線城商行。
可以說,陳震山交出了一張優異成績單。
新帥宋劍斌也是“老杭銀人”,30余年銀行從業經驗中,在杭州銀行供職超20年。2014年11月起,擔任該行副董事長、行長,高級經濟師又是經濟學博士學歷??梢哉f有理論有實操,熟悉各類金融業務。以具有前瞻的戰略思維、敏銳的市場洞察、風險防范意識較強,被評價為穩健務實的“銀行家”。
也基于此,外界對其接棒充滿期待。
對于未來發展,穩健務實的特點依然鮮明。
在今年業績說明會上,宋劍斌曾表示,將推進客戶導向與效能驅動的兩大轉型,力爭實現效益與規模兩個翻番的目標。具體的實施路徑上,一是努力形成客戶服務體系化、數字化、標準化。二是堅持不以風險換發展,做自己看得懂的業務。
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堅持高質高效發展,這與杭州銀行正在開啟的新五年規劃息息相關。在穩固并優化對公基本盤的同時,發力零售、小微和財富管理業務,驅動新一輪增長。
用數據說話:
截至2022年9月末,杭州銀行零售AUM4787.39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85%;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超千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58%;三季度末理財產品余額3943.4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57%。
前三季,非利息凈收入91.09 億元,同比增長37.99%,占營收比34.95%,較去年同期提升5.45個百分點。
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9.88億元,大增46.94%,增速居42家上市銀行第三。拉長維度,增長同樣強悍,2021年四季度-2022年三季度增速分別達52.34%、20.10%、63.04%、77.18%。
行業分析師于盛梅表示,由于該項不占資本金,在銀企面臨較大資本約束情況下,有助緩解資本補充壓力。同時,非利息凈收強勁增長,收入結構的優化提升,亦有助企業綜合競爭力、抗風險力的夯實,為助力實體、讓利實體增加更多空間。
2021年以來,杭州銀行凈息差持續走低。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凈息差較去年同期下降24個基點。杭州銀行表示,主要是公司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引導實體融資成本下行等因素影響。
無需贅言,杭州銀行亦有責任擔當、精進喜色。上述穩健務實之風,正好可解上述資產質量、內控等方面隱憂。僅基于此,投資者、各方輿論就應給予其更多耐心與信心。
提質去險不停歇,查漏補缺是一場持續進行時。杭州銀行等待蝶變。
本文為首財原創
關鍵詞: 杭州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