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9月6日,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偉江鄉新寨教學點里傳出朗朗讀書聲,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朗誦這首駱賓王的《詠鵝》。
新寨教學點位于偏遠的山區。(無人機拍攝)
(相關資料圖)
新寨教學點距離偉江鄉政府15公里左右,是整個偉江鄉最偏遠的一個教學點。今年53歲的楊建梅是這個教學點的唯一老師,目前負責8個學生的教學工作。
楊建梅在教學生讀《詠鵝》。
楊建梅出生在偉江鄉中洞村,她1990年4月開始在村里當老師,1991年9月來到新寨教學點當老師,后來有過三次工作調動去別的地方教學,但最后楊建梅都要求調回新寨教學點。
楊建梅帶領學生舉行升旗儀式。(無人機拍攝)
“我第一次來這里當老師的時候覺得這里的居民都很淳樸,學生也很聽話。所以我對這個學校有比較深厚的感情,我都申請主動調回這里。”楊建梅說。
楊建梅手把手教學生寫字。
“2011年我調回到這里后,就只有我一個老師,學校的衛生、上課、學生午餐都是我一個人承擔,一直堅持了12年。雖然還有2年我就退休了,但我非常喜歡這個教學點,會一直在這里教到退休。”楊建梅說。
楊建梅批改作業時,經常附上評語,以此鼓勵學生。
每天早上9點,當孩子們來到學校后,楊建梅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楊建梅說:“這個教學點是提供學前班和一年級的復試教學任務,學前班內容包括學習閱讀、識字以及簡單的算術、美術等課程;一年級內容包括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課程。”
楊建梅正在為學生盛飯。
午餐時間,楊建梅陪伴學生吃飯。
趁著孩子們課間休息的時間,楊建梅便開始著手準備孩子們的午餐。“今天的午餐是豬肉豆角,有些孩子挑食,每天要變著花樣做給他們吃,不然營養不均衡。”楊建梅一邊說著一邊揮動著手中的鏟子,生怕孩子們餓了。做完菜后,楊建梅又帶領著孩子們吃飯,遇到挑食的孩子還得盯著他們吃完。“我們這里沒有午休的地方,中午陪孩子們在戶外玩耍一會后就讓他們在教室一邊看動畫片一邊休息,同時我趁著這個時間批改下作業以及備課。”楊建梅說。下午4點半孩子們放學后,楊建梅會把整個教學點打掃得干干凈凈。
楊建梅帶著學生玩做游戲。
相處時間久了,孩子們對楊建梅越來越喜愛,早已將楊建梅看做家人。她告訴記者:“每個月我去偉江鄉中心校辦事時,教過的學生仿佛裝了定位器一般,每次看見我就會跑過來,十幾個人圍著我,親切地抱著我,我感覺這就是教書育人的意義。”
楊建梅利用閑暇之余為學生們刨鉛筆。
這里的學生們也是非常喜歡楊建梅,在他們眼里,楊建梅不僅是一個老師,還是他們每一位的家長,看護并照顧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平常老師一個人帶我們的,除了教我們畫畫寫字外還照顧我們吃午飯,陪我們玩游戲。就像我們另一個‘媽媽’一樣,我們都很喜歡老師。”學生吳蒙曾菊告訴記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