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期貨近期走勢偏強,2401合約自8月初以來反彈幅度超過15%并創下新高。我們認為本輪鐵礦反彈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高鐵水帶來的現實需求偏強,此外宏觀政策利好不斷釋放和人民幣貶值也對鐵礦價格反彈起到了推動作用。目前鐵水存在見頂預期,但在政策限產落地前,短期下降空間也相對有限。我們預計鐵礦短期走勢以高位震蕩為主,未來關注終端需求的旺季表現以及政策限產的落地情況。
1、高鐵水支撐鐵礦需求,政策減產仍未落地
從需求端來說,近期鋼聯口徑的247家鋼廠日均鐵水產量繼續維持在245左右的高位,現實需求端的偏強成為支撐鐵礦價格的重要因素。目前鐵水處于頂部區域,一方面鐵水從絕對量水平來說已經逼近前高,另一方面,高爐利潤隨著原料的走強而出現持續收縮,在終端需求沒有明顯起色的情況下,低利潤勢必會影響鋼廠生產的積極性,所以鐵水這邊還是存在一定的減產預期。近期海外的高爐也有一定復產跡象,雖然說1-7月海外生鐵累計產量依然下滑,但就7月單月來說,環比同比均出現改善。
【資料圖】
目前政策限產預期依然存在,并且近期限產的消息也依然很多,不過就現實執行層面來看,仍然還沒有對鐵水產量造成影響,整體節奏不及預期,所以對市場的影響也出現弱化。雖然說鐵水存在見頂回落的預期,但目前市場對旺季需求仍有期待,宏觀政策層面也偏積極,所以如果沒有政策限產的推動,短期鐵水出現大幅下降的概率也比較低,可能是一個斜率比較小的下行。未來還是主要關注限產方面的消息,如果落地較快的話,那鐵礦還是有下行的壓力,此外還要關注后面終端需求的旺季需求成色情況。
鋼廠方面的鐵礦庫存依然維持極低的位置,繼續壓降庫存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鐵水產量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鋼廠短期在剛需的推動下還是有一定低位補庫的情況。但由于鋼廠本身利潤偏低,并且終端需求沒有明顯起色,所以整體還是以低庫存策略為主,補庫持續性依然不足。而由于鋼廠利潤較差,以及庫存結構性的問題,高中品價差繼續走低。
2、海外發運較強,邊際成本偏高
從供應端來說,近期海外發運繼續回升,其中中小礦山發運增加明顯,四大礦山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有限。今年海外四大礦山除了力拓有明顯增量外,BHP僅有小幅增加,而淡水河谷和FMG的發運同比則仍有小幅下滑,特別是下半年以來發運并算不上好。今年鐵礦增量大多來自源于澳洲巴西的中小礦山,這也導致了其實今年鐵礦的邊際成本有所抬升。此外雖然近期海外發運有回暖跡象,但澳洲發往中國的比例有著回落的態勢,前期由于我國需求較好,海外需求較差,澳洲發往中國的比例一直偏高,下半年需要注意海外需求如果出現回暖,將會對發往我國的量出現分流的情況。國內方面,到港量從此前的高位有所回落,目前回到正常的到貨節奏,整體來看由于海外發貨比較強,所以國內到港依然處于相對偏強的狀態。不過未來需要關注海外分流可能帶來的影響。
3、港口庫存偏低,結構性問題仍存
港口庫存方面,由于疏港量繼續高位增加,再加上前期臺風帶來的到港和卸貨的問題,所以全國港口庫存8月依然有較為明顯的去化。不過隨著近期到港量的逐步回升以及鐵水的可能見頂,港口庫存也出現階段企穩的情況,本周一的港口庫存是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累庫。不過在鐵水沒有出現明顯減產前,港口庫存累庫的壓力不大。而從結構性角度來看,澳礦庫存處于低位,特別是主流中低品礦的庫存水平偏低,而巴西礦則相對偏高。此外近期隨著海外需求的回暖,海外現貨價格走勢明顯強于國內現貨,所以進口利潤也出現快速的收縮。
4、總結
短期鐵礦供需雙強,但隨著鋼廠利潤的收縮,鐵水存在減產預期。目前雖然政策限產仍然沒有落地,但也不應完全忽視相關影響,目前鐵礦盤面已經收復了此前因限產消息發酵出現的下跌并出現階段新高,我們覺得這個價格基本上沒有反應減產的預期,所以估值層面來說鐵礦是相對偏高的。此外近期人民幣匯率企穩,基差也出現快速收縮,我們認為鐵礦盤面在估值偏高的情況下進一步上漲的動力不足,整體走勢以高位震蕩為主。
(文章來源:國投安信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