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溫氏股份上半年營收增長三成 “公司+農戶”模式持續迭代升級)
8月31日,溫氏股份(300498)披露2023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2億元,同比增加30.61%。由于生豬行業和黃羽雞行業均處于周期低谷期,生豬和肉雞市場行情低迷,公司肉豬和肉雞銷售價格均低于養殖綜合成本,致使兩大養殖主業虧損,上半年凈虧損46.89億元。
【資料圖】
生豬階段性供大于求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虧損是養殖行業的常態,包括牧原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ST正邦、傲農生物在內的六大上市豬企全部錄得虧損,虧損總額達145.1億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6月,全國生豬出欄3.8億頭,同比增長2.6%,豬肉產量3032萬噸,同比增長3.2%,市場供應處于近年來的高位。今年上半年生豬產能充裕,產量明顯增加,但需求不旺,市場價格持續低迷,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
半年報顯示,溫氏股份上半年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1178.57萬頭,同比增加47.21%;毛豬銷售均價14.58元/公斤,同比上升3.18%;銷售收入207.44億元,同比增加54.39%。雖然肉豬銷量和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增加,但肉豬市場行情低迷,飼料價格較高,疫病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響豬業生產成績,即使公司豬業生產成績逐月提高,總體上養殖綜合成本仍然高于銷售價格,從而導致豬業業績虧損。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豬糧比一直維持在7:1以下,生豬養殖普遍虧損。根據《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規定,全國平均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低于5:1),國家將啟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今年以來,國家一季度已開展第一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
在禽業方面,溫氏股份上半年銷售肉雞5.53億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增加13.3%;毛雞銷售均價13.09元/公斤,同比下跌5.69%;銷售收入157.56億元,同比增加11.4%。報告期內,公司養雞業務生產繼續保持穩定,生產成績仍保持在歷史高位,養殖綜合成本控制良好,但因市場行情低迷,肉雞銷售價格低于養殖成本,導致養雞業務出現虧損。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指出,溫氏股份以生豬、肉雞養殖為核心雙主業,考慮到7月下旬以來豬價存好轉趨勢,公司生豬業務或有改善;同時黃雞供給低位、價格可期,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或可改善。
穩步推進產能建設降本增效
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溫氏股份能繁母豬存欄達150萬頭,創歷史新高,公司肉豬上市率達92%,關鍵指標持續提升至較好水平。禽業方面,公司上半年肉雞上市率94.7%,肉鴨上市率94.0%,生產成績繼續穩定在高位。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溫氏股份豬雞養殖成本雙雙下降,在2023年第二季度環比減虧。據估算,溫氏股份的肉豬和黃雞養殖成本分別約17元/公斤和6.9元/斤,分別環比下降約0.5元/公斤和0.7元/公斤。
出欄量方面,溫氏股份穩健增加能繁母豬出欄量。根據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與股權激勵計劃,公司2023-2025年肉豬出欄量增速分別有望達到35%/26%/12%,或實現良好增速。成本方面,公司不斷加強生豬疫情防控,提升生產管理能力,優化生產指標。華泰證券認為,公司今年有望繼續實現降本增效,目標2023年全年生豬綜合成本降到16元/公斤以下。
“公司+農戶”模式迭代升級
雖然行業處于暫時的低谷期,但溫氏股份正利用這一時期修煉內功,推動經營模式升級。
1986年,溫氏股份在全國首創“公司+農戶”合作模式,鼓勵農民以土地、勞動力等形式積極參與企業發展,并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撐和穩定的銷路支持。目前,公司緊密型“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已運行三十多年,是公司獲得持續發展和壯大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常常被業界稱為“溫氏模式”。
隨著經濟、政策和技術的進步,溫氏股份不斷升級迭代經營模式,已由“公司+農戶”升級為“公司+家庭農場”模式,目前繼續升級為“公司+現代養殖小區+農戶”模式,未來進一步向“公司+現代產業園區+職業農民”模式迭代。
據介紹,“公司+現代產業園區+職業農民”模式,是溫氏股份將畜禽養殖、屠宰加工和分銷等功能集聚聯合發展,形成養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銷一體化產業鏈。目前初步規劃按照年產優質生豬50-100萬頭(或肉雞6000-10000萬只、水禽3000-5000萬只)的規模標準進行規劃設計。
溫氏股份在2019年牽頭建設的“廣東省新興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全國首個獲批建設的畜禽種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近年來,公司還有多個優質雞、生豬產業園和畜禽種業產業園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未來,公司將穩步推進“公司+現代產業園區+職業農民”的模式迭代,努力實現從農牧企業向食品企業轉型。
不僅如此,溫氏股份還在穩健地推進一項新舉措:力促“政銀企村”新模式,共建養殖小區。不久前,農業農村部召開的全國現代設施農業推進會上,溫氏股份積極參與的廣東云浮“政銀企村共建養殖園”投融資模式被納為產業龍頭聯農籌資模式,入選典型案例名單。
數據顯示,2022年,溫氏股份參與的“政銀企村共建”養殖小區建成16個,項目投資5.83億元,投產小區每年至少可為周邊村級集體組織帶來平均10萬元以上的收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