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健康 >

重慶銀保監局要求做好防汛救災金融服務

□本報記者 朱艷霞 仇兆燕

近日,重慶遭遇今年覆蓋范圍最廣強降雨,13個區縣及萬盛經開區雨量達大暴雨級別。連續降雨誘發多地發生地質災害及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等次生災害,當前重慶已進入防汛關鍵期。


(相關資料圖)

《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從重慶銀保監局獲悉,為進一步強化防汛救災金融服務保障,該局第一時間啟動并統籌實施重大災害事故應急響應機制,及時印發《關于做好防汛救災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組織銀行業保險業加強統籌協調聯動,緊急開展防汛救災搶險救援,強化損失精準摸排,全力構筑防汛救災金融“堤壩”。

保險業快速響應,主動進行客戶排查,開啟理賠綠色通道。截至記者發稿時,重慶保險機構已為奉節山體落石砸中客車、萬州山體滑坡等災害事故完成預先賠付618萬元;累計接到降雨洪澇造成車輛、企業財產、農業生產損失等報案375件,預估損失3300萬元,已完成賠付43萬元。

7月4日,重慶市萬州區五橋街道發生嚴重內澇,武警官兵乘坐橡皮艇搜救群眾。視覺中國/圖

確保基礎金融服務暢通

重慶銀保監局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強與應急管理、氣象、水利部門及地方政府溝通聯系,結合過往經驗,分析水淹易澇區域和地質災害高發區域,完善細化防災減損工作預案。同時,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網點風險排查,開展機房、庫房、電路線路、排水設施等防汛檢查,保障金融基礎服務暢通。積極引導金融消費者通過手機銀行、公眾號、客服電話等線上渠道辦理業務,保障人員安全和服務可持續。

為切實做好防災減損工作,重慶銀保監局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協助沿江、低洼地點企業等高風險客戶做好風險排查,提出防災減損工作建議,協助采取安全監測、安全防護和人員、車輛、財產轉移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損失。加強宣傳教育,及時開展風險提示,幫助客戶和社會公眾積極主動避災避險。如永安財險重慶分公司迅速組織對15個區縣、28家客戶提供現場風險查勘、應急宣講等防災防損服務。太平洋產險黔江支公司對當地大型企業客戶進行汛期防災走訪提醒。人保財險酉陽支公司成立汛期應急小組,加強巡邏與排查,協調小區物業轉移車輛,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布置防災提示。

此外,重慶銀保監局組織銀行保險機構持續開展應急值守,加強汛期值班人員配備,落實24小時通信通暢。提前做好物資和力量準備,做實應急處置和服務保障。強化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積極配合災害應急救援,認真準確開展災害情況、損失情況及金融保障服務等統計工作,及時報告、妥善處置重大突發事項或重大輿情事件。

7月3日-4日,渝東北地區出現暴雨天氣過程,其中3個區縣升級為地災紅色預警。受暴雨影響,轄內農行、郵儲銀行的11個基層網點暫停營業,2個網點因道路中斷運鈔車不能前往。對此,萬州銀保監分局指導受災機構及時采取緊急避險措施,確保員工及營業場所安全;分類制訂營業場所營業方案,對暫不能營業的網點主動向消費者做好告知、解釋、疏導工作,引導客戶運用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辦理業務,保障基礎金融服務不中斷,目前已恢復營業網點10個。

做好保險理賠服務

記者了解到,為第一時間提供救援及理賠服務,人保財險、中國人壽財險、平安產險、中華財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等多家險企已緊急啟動重大災害應急預案,主動進行客戶排查,開啟理賠綠色通道。

災害發生后,中國人保集團黨委高度重視,人保財險第一時間啟動理賠應急處置預案,成立總、分公司聯合應急工作小組,快速制訂重大災害應急理賠服務方案,積極配合政府部門提供保險應急支持。目前,人保財險正在積極開展本次災害案件的現場查勘工作。

中國人壽財險第一時間調派查勘人員前往災區,并在條件允許的場地設置理賠服務站或報案點,為客戶提供多渠道、24小時報案受理服務。截至7月5日17時,該公司共接到車險報案13筆,已完成賠付1筆,另有12筆已完成定損。此外,中國人壽財險綦江支公司迅速對1800畝受損玉米進行查勘,預計賠款80萬元。

平安產險針對本次洪澇災害推出7項應急服務舉措,對已確定部分損失進行主動預賠,特別重大案件結案后,主動上門送賠款。截至7月5日15時,平安產險重慶分公司已接到車險報案45筆、意健險2筆、財產險2筆、農險1筆,相關理賠服務正在有序進行中。

中華財險第一時間調動公司施救資源,快速處置本次事故理賠工作。7月3日-4日,該公司接到暴雨、洪水、泥石流類車損報案累計19筆,估損立案總金額25.72萬元。

太平人壽迅速組織和協調重大突發性事故的處理工作,并迅速安排理賠調查人員進行相關信息收集與核實,向業務隊伍推送客戶出險立即報案的通知,為客戶提供快速、便捷的保險服務。

泰康人壽緊急開通6項應急服務舉措,其中包括客戶申請理賠無需提供保單、取消定點醫院就診限制、取消自費藥品限制等。

重慶銀保監局要求轄內保險公司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合理安排理賠服務資源,建立理賠綠色通道,簡化理賠流程,減少醫院限制,積極開展預賠,提升理賠服務效率,做到“應賠盡賠、早賠快賠”,做好涉及人身傷亡、房屋受損和農業生產等案件的理賠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和企業快速恢復災后生產生活。

(本報記者房文彬、實習記者楊雨萌對本文亦有貢獻)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