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市區是一座東西走向的城市。從城東到城西必經三條主干道:人民路、鐘山路和南環路。但近日,不斷有司機向“天眼問政”欄目反映:沿人民路往東(德塢-雙水方向)走,經過九洞橋機械化屠宰場的爬坡路段,一條寬達20米的“鴻溝”實在無法逾越。該爬坡路段位于礦山機電市場北側,路面不僅坑多,汽車加速爬坡來到鐵路上方的橋體路面時,一條橫向的伸縮縫全都凹陷下去,最左邊的鋼軌已經翹起,不時有車輪中招,一年多了無人過問。
根據網民留言反映情況,記者近日來到現場探訪。
(資料圖片)
在六盤水市人民路上,經過九洞橋路口紅綠燈后,手動檔轎車需不斷轟油門才能保持30碼時速上坡不脫檔。然而駛出不到100米的位置,一條橫斜在眼前、鑲嵌在路面的條形鋼構塌陷的“鴻溝”,整個兒無法避免地橫亙在眼前:由于左側加速帶上的塌陷足有2米多寬、十余公分深,翹出路面呈卷曲狀的條狀鋼構已經微微翹起伸出路面。
記者看到,反應快的司機,只有往右猛打方向盤才能避免輪胎“逃過一劫”。但右側往往停有檢修、加水的大車,也不時出現行人,稍不留神或是駕駛技術不過硬,就容易在此“趴窩”,整個路面橫向幾乎繞無可繞。
“路面爛成這樣,沒人來修嗎?”記者向路旁趙女士打聽道。
“兩年多了,有人來修的,填了點水泥就走了,沒幾天還不是要軋壞!所以干脆沒人管,白天都在忙還無所謂,頭疼的是晚上,不管睡到多晚,只要有大車經過,軋過這條長坑就會發出轟轟的聲音,根本睡不好!有時司機眼神不好,還會攆著那條翹起來的鋼管,車爆胎是常事。”趙女士沒好氣地說。
記者實地查看發現,該路段雖然是標準的瀝青鋪設的城市主干道,但路面數米以下的底部是鏤空的,滬昆鐵路正好從橋底下穿過。附近是楊柳街道的城中村,但靠近路邊的人家建了一排商鋪做機修、加水或補胎加氣,大車不斷。凡經過此地的小車一律轟著油門,排氣管內發出沉悶的聲響,有的車速度稍快,經過此地時已經來不及減速,直接“趴窩”,又重新點火啟動,罵罵咧咧離開。偶有朝右猛打方向盤的司機飛速穿過,神情凝重而口頭咒罵不斷。
記者沿此路段穿過滬昆鐵路上方往雙水方向行駛,經過金竹大道十字路口后、穿過機場高速高架橋后,路段上行車道、慢車道仍有多個直徑達20公分以上、深10公分左右的坑,均是因為路面瀝青未及時修補所致。
整個人民路西東向南側伸縮帶都破損,繞無可繞。
“難怪人民路這么寬、車流這么少都沒人愿意走,太坑了!”駕駛員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家住在黃土坡,人在雙水工作,這條路每月至少開車走30遍,雖然圖車流量小,但是太傷車,自己的車輪胎壽命比別人短,非常懊惱,“為什么沒人管呢?”吳先生疑惑問道。
為找到該路段的責任方,記者分別致電鐘山區城投公司、鐘山區開投公司和鐘山區城管局。
最終,鐘山區開投公司總經理彭振華向記者證實,該路段由鐘山區政府安排其公司參與該路段修補工作,但具體牽頭實施是鐘山區城管局。目前,針對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大提升成立了“工作專班”,專班辦公室設在城管局,修修補補的工作均由“專班”在負責牽頭實施,市民反映的基礎設施問題該修的修、該補的補,目前正在逐步實施。
鐘山區城管局市政辦公室唐仁德主任則稱,接到投訴后,他們立即派鐘山區城管局三中隊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調查了解。經查證,該路段之前曾進行過修補,由于伸縮縫不能使用瀝青,用水泥修補過后,過往大車太多、承載過重傾軋后又出現了二次破壞。作為市政職能部門,必須正視市民反映的問題,因此區城管局又督促實施路面修補的鐘山區恒安公司抓緊落實該路段的修補工作,近日將著手對該路段實施修補,屆時會給市民一個交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倩
編輯 趙飛羽
二審 韋一茜
三審 劉丹劉定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