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依法嚴懲毒品犯罪、強化禁毒綜合治理工作情況,并公布了十件典型案事例。其中一件有關地方檢察機關以“數字畫像”開展毒品犯罪法律監(jiān)督的典型事例,引人關注。
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社會和諧穩(wěn)定。近年來,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毒情形勢整體向好、持續(xù)改善,毒品供應、毒品消費和毒品濫用規(guī)模持續(xù)減少。據近日發(fā)布的《2022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顯示,毒品違法犯罪活動下降至近10年來的最低點。
在看到積極變化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目前存在的一些新動向、新情況。從此次最高檢通報的情況看,檢察機關起訴的新型毒品犯罪案件逆勢上升,相關案件量增長較快。這些案件同時反映出當前毒品犯罪呈現網絡化特征,且手段更加隱蔽。如毒品交易流程“人、毒、財”分離,在支付環(huán)節(jié),不法分子采用電子支付等非接觸方式結算;在聯系交易環(huán)節(jié),不法分子使用具有閱后即焚功能的新型通信軟件,采用代號、暗語進行聯系。毒品交易對象交叉混雜、身份隱匿,這些情況都給線索發(fā)現、證據收集和固定等帶來不少難度。
為破解不法分子的各種反取證措施,地方檢察機關打通渠道,構建海量販毒信息數據庫,集中采集涉毒刑事案件中吸、販毒人員的綽號、社交賬號、金融賬號等信息,并與公安機關和當地戒毒部門實現信息共享,通過從涉毒人員社交軟件中檢索其他疑似參與販毒的線索和人員,并將之相關信息庫進行碰撞檢索,對販毒人員進行“數字畫像”,有效破解線索發(fā)現難、證據固定難等問題,確保不法分子不漏網。
上述事例是檢察機關嚴懲毒品犯罪的生動實踐,也是各地各部門協同合作、高壓打擊整治毒品違法犯罪的一個縮影。禁毒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復雜的工作,我們相信只要各地各部門凝聚合力、常抓不懈,與時俱進、積極創(chuàng)新,堅持“打、防、管、控、戒、宣”多措并舉,充分運用大數據,強化數字賦能,織密織牢禁毒防護網,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