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關注 >

方舟云康擬港股上市:連續三年虧損,凈資產-17.1億元-熱門看點

【文/觀察者網 鄒煦晨 編輯/張廣凱】

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方舟云康”)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花旗、瑞銀集團、農銀國際。方舟云康曾于2022年11月21日在港交所遞表。該公司主要從事慢病管理業務。

申報稿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方舟云康的注冊用戶約有3660萬名。其中,健客平臺平均擁有月活躍用戶約910萬名。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以2022年平均月活躍用戶計,方舟云康是中國最大的在線慢病管理平臺。


(相關資料圖)

不過,方舟云康不管是調整前還是調整后,其近三年歸母凈利潤均為負。并且,由于目前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仍屬于金融負債,方舟云康2022年年末總資產為5.19億元,負債為22.29億元,凈資產為-17.1億元。

調整前后均為虧損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中國最常見的慢病主要包括高血壓、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及乙型肝炎。慢病患者需要定期復診及經常藥物補充,以控制疾病。盡管互聯網對消費者慢病管理市場的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5億元大幅增長到 2022年的276億元。但中國大多數慢病患者傾向在線下醫院尋求治療,并從線下醫院藥房獲得處方藥。2022年,以商品交易總額計,線下對消費者慢病管理的市場規模為1.34萬億,遠高于線上。

中國慢病管理(對消費者)市場,數據來源:灼識咨詢

方舟云康2020年至2022年(下稱“報告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6億元、17.59億元、22.04億元,主要由綜合醫療服務和在線零售藥店服務貢獻。

其中綜合醫療服務是指,患者及醫生通常可于面對面首診后進行在線復診,醫生可通過公司的H2H服務平臺開具電子處方。方舟云康通過醫藥供應鏈完成電子處方,并委聘第三方快遞公司送貨上門。這塊在報告期內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4.3%、40.9%、39.4%。

在線零售藥店服務則是在報告期內占比分別為74.5%、57.5%、56.8%。這塊業務是指,方舟云康通過在線零售藥店服務平臺提供多種醫療保健產品,并委聘第三方快遞公司送貨上門。其產品種類主要包括處方及非處方藥,患者可依靠現有處方或要求開具電子處方采購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方舟云康的互聯網醫院及在線零售藥店服務實體包括廣州方舟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方舟醫藥”)。2021年7月,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部分藥品批發企業和零售連鎖總部限期整改的通告,其中方舟醫藥被判定為限期整改。

另外,方舟醫藥旗下APP還在2020年8月,因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而被工信部通報。具體為,工信部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件進行檢查,督促存在問題的企業進行整改。但截至2020年8月公告日,方舟醫藥旗下APP等未完成整改。

2023年1月9日,方舟醫藥接獲廣東省通信管理局就健客醫生(6.1.1版)的糾正通知。健客醫生存在的問題包括,該應用程序在獲得相關同意前收集個人信息;該應用程序在關閉后繼續在后臺收集地理位置數據;該應用程序經常自行啟動。

收入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

雖然醫藥行業給人印象為高毛利率,但從事在線慢病管理平臺的方舟云康,其毛利率并不高。方舟云康報告期內毛利率分別為18.1%、12.5%、17.3%,毛利則分別為2.1億元、2.2億元、3.8億元。影響因素包括,藥品及其他醫療保健產品的采購成本;與提供H2H服務的注冊醫生直接相關的醫療服務成本等。

需要指出的是,方舟云康銷售及分銷開支并不低,報告期內有關開支便達1.83億元、3.09億元、3.3億元,另外行政開支分別為1.02億元、1.39億元、1.77億元。在此背景下,方舟云康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均為虧損,分別為-9002.4萬元、-3.04億元、-3.83億元。

并且,哪怕是加上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優先股負債的賬面值變動、優先股負債的匯兌等,方舟云康經調整凈利潤也為虧損。報告期內,相關金額分別為-6407萬元、-2.07億元、-8944.1萬元。

此外,方舟云康并未根據相關法律及法規規定,基于員工實際薪金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截至2022年年末,方舟云康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供款累計撥備為3740萬元。

凈資產為-17.1億元

雖然方舟云康在申報稿中表示,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將于上市后自動轉換為普通股。但目前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仍屬于金融負債。在此背景下,方舟云康2022年年末總資產為5.19億元,負債為22.29億元,凈資產為-17.1億元。

方舟云康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主要是由多輪融資導致。比如,D輪及D+輪優先股持有人有權要求方舟云康,于發行D輪優先股日期起四年后贖回優先股,相關利率為8%的年化回報;C輪優先股則是每年10%的內部回報率;A、A-1及B輪優先股為10%的年化回報。

這里有個疑惑,如果方舟云康此次未能上市,是否可能面臨資不抵債的風險?

回購價摘要,數據來源:申報稿

另外,方舟云康雖然按2022年月活躍用戶計,為中國最大在線慢病管理平臺。但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在線慢病管理直接銷售產生的商品交易總額計,方舟云康在中國互聯網對消費者慢病管理市場排名只為第四名。

并且部分公司市值下降較多。比如,智云健康于2022年7月港股上市,2022年營業收入為29.88億元,高于方舟云康。該公司官網顯示,智云健康通過自主研發的醫院SaaS系統、藥店SaaS系統以及先進的互聯網醫療平臺,為全國數萬家醫院、超過18萬家藥店提供服務,輻射5億慢病患者。截至2023年6月16日,東方財富顯示,智云健康總市值為44億元,相較上市首日141.86億元的市值跌去了68.98%。

那么,方舟云康的市值可能會是多少?

此外,方舟云康還涉及一場紛爭。方舟云康2021年2月重組前,蘇展和馬昊志持有公司28%的股權。申報稿顯示,2019年7月24日,蘇展和馬昊志及其串謀者強行進入位于廣州市科學城科匯四街四號、六號的辦公室,并限制員工進出辦公室的權利,并以武力帶走大量物品。在申報稿中,該事件也被稱為“破壞生產經營事件”。

申報稿顯示,蘇展和馬昊志因被控以破壞生產經營罪而被逮捕。2021年9月,馬昊志于一審中被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判處罪名成立。馬昊志選擇上訴,之后于2023年2月被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21年6月,蘇展獲取保候審。基于上述對馬昊志的判決中的既有事實結果,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已對蘇展的案件提起公訴,案件已由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已于2023年4月26日及2023年5月30日開庭審理。截至申報稿簽署日,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法院仍在審理本案件。

關于這起事件,有些媒體也進行了報道,且有一些其他內容。比如,澎湃新聞2023年6月6日發布《健客網創始人帶人“強行接管公司”,涉嫌破壞生產經營被公訴》一文。其中談及,健客網已更名為“方舟健客網”,其APP也名為“方舟健客”。在蘇展被公訴前,馬昊志以及兩名“助理”關某和張某,同樣因涉嫌犯破壞生產經營罪被公訴。2021年9月,在訴訟過程中,黃埔區檢察院撤回對關某、張某的起訴。之后,關某、張某分別獲得20余萬元的國家賠償。至于馬昊志,一審、二審法院審理認為,馬某志犯破壞生產經營罪,免于刑事處罰。另外,馬昊志在二審中提出方舟云康董事長謝方敏有違法違規行為。對此法院認為,該事項不屬于該案的審理范圍,馬昊志可依法通過其他法律途徑予以解決。

那么,這起紛爭的最后結果如何,是否會對方舟云康產生影響?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