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股票 >

美國B2B電商市場發展火熱,亞馬遜仍占主導地位

一、仍占主導

“淘金”熱,賣“鏟子”的生意也紅火。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美國B2B電商市場的高速發展恰好印證了這一點。根據Digital Commerce 360發布的最新報告,后疫情時代全球多個市場的電商滲透率持續攀升,伴隨著這種趨勢,如今全球企業對企業(B2B)的總支出已經是消費者支出(C2B)的數倍。

(圖源:Digital Commerce 360)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子商務市場,美國B2B電商的表現格外亮眼。或許是看到了新商機,越來越多的B2B市場在美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過據Digital Commerce 360調查,目前在美國近500個B2B市場中,銷售額最多的還是亞馬遜。

(圖源:PracticalEcommerce)

坦白來說,亞馬遜也算是掘金美國B2B電商領域最早的一批玩家。早在2012年,亞馬遜就已正式開始涉足B2B市場,推出了名為“Amazon Supply”的網站。此后,亞馬遜的B2B業務獲得快速發展,2016年“Amazon Supply”正式更名為“Amazon Business”。而如今美國B2B市場上幾乎三分之一的交易都發生在Amazon Business上。

顯然,經過多年苦心經營,亞馬遜在美國B2B電商市場已經成功占據了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亞馬遜也在致力于將其B2B業務擴展到更多市場,比如說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印度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目前是亞馬遜B2B業務的第二大市場,僅次于美國。

二、對手增多

可以肯定的是,亞馬遜B2B業務能夠走向繁榮,一方面離不開其作為電商巨頭在全球多個市場多年累積的資源和流量優勢,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龐大的第三方賣家群體給予的支持。

從“撿瓶子”到“搶房子”……幾曾何時,亞馬遜的“造富神話”還在跨境圈中頻頻回蕩,無數人討論,無數人追捧,亞馬遜也因此長期成為跨境賣家出海掘金的首選目的地。作為全球電商競技場上數一數二的電商平臺,亞馬遜的忠實消費者比比皆是,此外它在物流、廣告營銷等方面的優勢也能為賣家們的銷售助一臂之力。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賣家們不斷加速涌向亞馬遜的過程中,使用亞馬遜官方推出的各項服務似乎已經成為亞馬遜第三方賣家的標配,而這也將為亞馬遜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報告顯示,2022年亞馬遜Amazon Business的全球商品總值(GMV)大約為350億美元,遠遠高于2020年的250億美元。這其中,第三方賣家創造了Amazon Business一半以上的收入。

(圖源:PracticalEcommerce)

不難想象,只要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第三方賣家涌入亞馬遜,助推亞馬遜第三方賣家群體不斷壯大,那么亞馬遜掘金B2B電商市場的優勢將難以撼動。可惜的是,市場變化無處不在,未來在這一領域亞馬遜也將迎來挑戰。

首先是伴隨著全球B2B電商市場規模的逆勢增長,如今布局B2B電商業務對頗有實力的電商巨頭來說已經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擁有”。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26.59萬億美元,又一個萬億美元的藍海市場正在涌現。

(圖源:VANTAGE)

未來必然會有更多嗅到了商機的電商巨頭持續加大力度布局這一市場,亞馬遜將迎來更多的競爭對手。例如,不久前沃爾瑪推出了“Walmart Business”,后又增加了不少工具和服務,企圖吸引更多中小型企業客戶,與亞馬遜、Shopify等玩家展開進一步競爭。

(圖源:Walmart)

其次是近幾年受持續性的高通貨膨脹以及其他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大量中小電商賣家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這樣的背景,再加上近幾年亞馬遜迫于自身成本壓力而選擇頻繁上調各項服務費用,導致賣家們的利潤空間被一再壓縮。漸漸地,這種現象開始倒逼越來越多亞馬遜賣家轉戰其他電商平臺。很明顯,第三方賣家的出走,也會為亞馬遜B2B業務的發展帶來新挑戰。

不過無論此后亞馬遜能否在B2B電商市場成功守住自己的地位,這一市場仍在增長,仍有機會,都將成為確定性的事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