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股票 >

十年磨一劍,一位華為老兵在崇明島的釀酒之旅

2012年,從華為離職的川籍通信IT老兵劉海清在崇明島上開了一家農莊,自稱“海清大叔”。五年前采訪他時,劉海清的農莊經營得有聲有色。彼時,他和一個釀酒師正在研制一種原釀發酵果酒,并憧憬有一天這款果酒能夠走出崇明島。

劉海清對原釀果酒的執著緣于“不甘”。一次,有人喝了農莊招待的酒之后直搖頭,“沒有我三十年前做知青時的味道了”。海清大叔當時心里被“暴擊”,但也看到了機會,“我發誓一定要作出一款有回味、有余香的酒。”


(相關資料圖)

如今,海清大叔圓了夢,由他所在公司開發的原創精釀“花間卿”已進入大小商超、百姓餐桌,若從種下果酒夢的第一天算起,算是十年磨一劍。

在島上騎行的海清大叔

結緣

崇明島盛產老白酒,酒是文旅的助興佳品。劉海清在“半日閑”農莊建了一個田間品酒屋。夜晚篝火燃起,美酒映襯著晚霞,不過品酒屋的酒卻差了幾分。

“客戶為什么遺憾沒有當年那種味道了,就是因為很多果酒是調制、勾兌出來的。”劉海清自己就喜歡品酒,米酒也好,果酒也好,自家釀造的和批量生產的就是不一樣,就比如手搖石磨豆漿和早餐豆漿的吃口就有細微的差別。“手工藝和機械生產的酒,可能就差1%,而客戶懷念的,就是那1%。”

就是這1%,激起了海清大叔的好勝心。他在長興島遇到了一位“酒癡”,也是執著于釀造出這1%。

酒癡沈岄春最早叫響于上海弄堂,他自釀葡萄酒已有30余載。“我和太太都喜歡喝酒,這就免不了喝到假酒”,為避免受假酒之害,沈岄春立志要做一款純天然、純發酵的果酒。為此他搜來各種釀酒工藝學、釀酒生產技術等專業書籍,借鑒古法釀酒技藝,不斷實踐,摸索出一套適合國內大部分水果的釀造技術,慕名而來的弄堂品酒客越來越多。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長興島,發現島上有些桔子賣不出去,一車車倒進河里。“這豈不可惜”,沈岄春萌生了釀造桔子酒的念頭。

但是桔子釀酒比較難,因為桔的香味在皮,而皮不能發酵,否則酒會變得很苦,釀造過程也不能加熱,增加了難度。但是沈岄春不怕挑戰,“如果桔子酒能發酵成功,其他水果釀酒也就不難了。”為此他嘗試了國內外上百種酵母,一次次研制配方。

“好不容易釀成1000斤,滿懷希望抿了一口,依舊苦澀,不是想要的味道。”沈岄春回憶,他當時做了上百次實驗,光桔子就倒掉幾千斤,幾乎要放棄。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斷改進酵母配方后,他逐漸找到了感覺。“那次,我叫來圈內幾個人來品驗,發酵的酒一開蓋,滿屋子飄香,幾人一嘗,都贊不絕口。”

也就是在這時,酒癡沈岄春與海清大叔在崇明相遇。酒癡釀的果酒正是海清大叔要尋找的味道,二人一拍即合,決定一起干一番事業。

彎路

海清大叔給果酒取了一個詩意的名字:花間卿。他還在崇明島上收購了一個老白酒廠投資果酒釀造車間,雇傭了20幾個島民。

“這是一家歷史上有名的崇明老白酒廠,廠長曾經擔任崇明老白酒協會會長。”崇明老白酒協會秘書長易新華說。

果酒界黑馬釀酒師和華為退役老兵,攜手創立了一個原釀果酒的新品牌,還有自己的加工廠,這個“開頭”不錯,但果酒出圈并沒有那么簡單。

“我們圈內人覺得好喝,但是要在紛繁駁雜的眾多酒類中沖出一條路,挑戰很大。”劉海清坦言,“花間卿”的市場化走過一段彎路。

他們一開始釀的是12度酒,卻發現很難打開銷路。“12度酒差不多是葡萄酒的天下,這已經是充分競爭的飽和市場,很難。”劉海清說。

于是開始釀造6度果酒,瞄準的是年輕人群體,“年輕人喜歡趕場子聚會,一晚上好幾個場子,喜歡喝到微醺的狀態,6度酒可以讓不勝酒力的人也樂意嘗試。”

崇明老白酒遠近聞名,為了借勢老白酒,他們試圖將崇明米酒和果酒混搭,做成復合性果酒。如此一來,既有米酒的清香,亦有果酒的果香,口味想必一定好。

“可是這款混搭酒做出來以后,卻失敗了。”沈岄春解釋,混搭的米酒會慢慢變黃,沉淀后就掩蓋了果酒的味道,時間長了果酒變成米酒味。“哪怕提高果酒含量,最后還是會還原成米酒味道,果酒特色完全被掩蓋。”

混搭之路沒走通,“花間卿”回歸本色。“純粹一點,果酒就是果酒,即使是不同種類的水果也不混搭。”海清大叔說。

回歸本色的“花間卿”,優勢漸凸顯。在果酒領域,主要是三種品類:一種是泡制性果酒,比如楊梅、青梅;一種是配制酒,用香精、酒精、色素和果汁調配而成;還有一種就是純發酵果酒,用天然水果發酵而成,是最有營養、最健康的品類,但也是生產過程最難的一種。

普通果酒的生產過程是,果汁裝罐、加入酒精、勾兌色素,然后裝罐包裝成配制酒;而發酵果酒的工藝流程是,打漿壓榨、酵母發酵、壓榨過濾、殺菌罐裝。

果酒系列

“純天然發酵果酒的釀造技術實現了‘三零’,即零香精、零色素、零食用酒精,突破葡萄的單一品種,實現多種水果酒多樣化。”定位明確后,沈岄春發揮他的釀酒特長,繼桔子果酒,相繼研發出桑葚、梨、桃子、櫻桃、草莓、藍莓、黑莓、柚子等一系列純發酵果酒。

一般的果酒有果味和色彩,但是缺果酒的內涵,而發酵果酒有發酵的醇香,是天然的果香和酒香,含在嘴里有回味綿長。沈岄春對自己獨家秘方釀造的果酒頗有自信:黑莓酒口感圓潤飽滿、馥而不艷;柚子酒綿長的柚香中,帶著柚子皮的微澀;黃桃酒柔和甜潤、余味爽凈.....

圓夢

“花間卿”漸有起色,海清大叔的農莊變得活色生香起來。篝火配上美酒,興致好的話,游客還會DIY搭配各式果酒,“花間卿”成了半日閑農莊的一款頗具儀式感的歡慶酒和伴手禮。

果酒在小圈子里的熱銷,身為華友的海清大叔顯然并不“解渴”。2021年底 ,有基金入股“花間卿”,投資機構正是海清大叔華友圈銀行系統的朋友,在快消行業有多個知名品牌產品的投資經驗。“跟蹤我們好幾年了,”海清大叔說,“這些朋友來崇明考察農莊后,對我們的酒很有興趣,看到我們這些年一直在踏踏實實做酒,決定投。”由此花間卿的品牌建設開始走上軌道。2022年初,有酒水渠道商亦看好花間卿并投資,花間卿的渠道銷售尤其商超渠道也打開了。

至此,花間卿構建了三個能力中心:研制、品宣、銷售,俗稱“三駕馬車”。從2022年花間卿開始陸續進久光、華聯、世紀聯華、大潤發、全家等大小商超。

花間卿進入商超

“果酒是一個小眾市場,但也是酒行業中最有前途的品類。”易新華說,相比其他酒類,果酒的釀造技術更難,同時市場充斥著“果汁+白酒+礦泉水+冰糖”調配類果酒,讓人們對果酒頗有誤解,但是一旦釀造技術得以突破,既保有水果營養,又留有果香和酒韻,果酒的優勢就出來了。

這幾年低度化、小瓶裝的果酒市場起來了。對這個趨勢,劉海清亦胸有成竹,“在果酒細分領域,目前還處于群雄逐鹿的階段,還沒哪個品牌占據絕對的主流。而走發酵果酒路線的花間卿,可能站在了風口,我們要抓住機會乘勢而上。”

去年,“花間卿”還新增了自主研發的崇明米酒和崇明清酒,“這是我們對千年傳承的崇明老白酒的一次創新與傳承,尤其清酒,我們立志做到中國清酒第一品牌,從日本清酒在中國市場份額中分蛋糕,日本清酒工藝原本就是中國唐朝流傳到日本的。”劉海清說。

稻田里品果酒。

除了蔓越莓用的是加拿大的野生水果,黑莓選用大興安嶺的多汁黑莓來釀造,花間卿釀酒選用的水果都出自崇明島,酒廠生產過程也是本地果農參與。在海清大叔的創業版圖中,要構造出集研發、原料、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借助果酒,帶動崇明的草莓、橘子、柚子、翠冠梨等一起走上消費者餐桌。目前公司已經同30多個崇明果農與農業合作社建立了合作關系。

“這些多年我還能堅持下來,跟華為的韌性和沖勁關系很大。”回眸一路走過的路,海清大叔頗為感慨,當初他一個通信老兵種下造酒夢,如今他的團隊中有埋頭研發的釀酒大師,有兢兢業業的果農,也有沖在一線的90后銷售團隊,平日里他在島上農莊、酒廠、市區辦公室、商超來回轉悠,在果香與酒韻中琢磨迭代升級。

當年離開華為時,海清大叔在臨別留言上打了一個小廣告——“我準備在崇明開一個農莊,兄弟們可以去看看”。十年過去,海清大叔圓了夢,不僅開了農莊,還打造出了一款純釀果酒。“開農莊是玩情懷,做酒才是我的事業。”他笑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