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廣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文旅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今年1~5月,全市規上文體娛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6.54億元,同比增長28.6%;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市民游客0.97億人次,同比增長58.2%,實現文旅消費總額1357億元,同比增長49%。
【資料圖】
信息時報記者成小珍實習生湯可欣通訊員穗文廣旅宣
營收超百億文旅企業達10家
廣州強化重大項目帶動,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實施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六大行動”、文化廣電旅游“十百千萬億”工程,積極推動20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重大文旅產業項目,九龍湖“阿那亞”文旅場景綜合體等3個投資超百億元的項目扎實推進。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做大做強廣州市文化發展集團,下撥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白水寨森林海樂園、七溪地芳香文旅等高端旅游項目和廣州長隆、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綜合體等重點建設項目。目前,全市營收超百億元的文旅企業達10家,31家企業行業領先,詠聲動漫提名2022全國文化企業30強,嶺南商旅集團入選中國旅游集團20強。
廣州突出融合創新發展,穩步提升產業質量。制定落實《廣州市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穩步推進北京路國家級步行街等十大商旅文融合體和廣州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創新示范區建設,目前全市共有3個省級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區。推進北京路、沙灣古鎮建設省級示范區,北京路吸引39家注冊資本超千萬元的文化企業進駐。目前,全市共有4個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個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試點單位、2個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
廣州以數字賦能、創意驅動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落實《廣州市關于推進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安排2700萬元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扶持一批“數字文化產業項目”。培育壯大新業態市場主體,虎牙直播市場占有量全國第一、全球第二;酷狗音樂用戶超過4億,規模居全國首位。游藝裝備占全球20%份額。
全市現有702家文化產業園區
廣州推動重大平臺建設,充分激發發展活力。
依托天河區、番禺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助力文旅企業出海,2022年文化產品出口總額343.7億元。印發實施《廣州市文化產業園區百園提質行動計劃(2022-2024年)》,所有園區落實“五個一”(園區運營機構、專業服務團隊、完整管理制度、公共服務平臺、產業統計機制),推動產業融合、數字賦能等“六項行動”,提升文化產業園區核心競爭力。
全市現有702家文化產業園區,其中羊城創意產業園等5家園區營收超百億元,2022年以來3個園區獲得省級示范園區創建資格。黃埔區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獲評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出口基地,天河中央商務區成功創建國家級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總數達4個
廣州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大力促進市場繁榮。積極創建國家文旅消費示范城市,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推出一系列措施促進文旅消費,促進文旅市場繁榮發展。如依托云閃付平臺,發放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券2000萬元,整體帶動文旅消費1.4億元,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大力發展文旅夜間經濟,長隆旅游度假區、廣州塔新晉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總數達到4個。深化文化旅游資源開發,2023年以來新增8家4A級景區、7家3A級旅游景區、2家五星級旅游飯店、15家星級旅游民宿、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和1個省級休閑旅游街區。
做大做強鄉村旅游市場,落實鄉村土地復合利用和點狀供地等土地政策,培育特色農旅知名品牌,建成一批重點鄉村文旅產業項目。花都“世間香境·七溪地”被評為廣東省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充分挖掘鄉村旅游資源,舉辦2023年鄉村旅游季,打造鄉村旅游消費新場景,帶動鄉村文旅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到鄉村參加采摘水果、圍爐煮茶、農耕體驗等活動的游客大幅增加。今年五一期間,鄉村游游客485萬人次,同比增長近40%,占接待游客總量的46%,鄉村民宿客房預訂率達95.7%。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