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南京7月3日電 近日,江蘇三條過江通道建設有新進展,崇啟公鐵長江大橋北主塔樁基全部完成,張靖皋長江大橋北航道橋北錨碇沉井基礎接高第三節混凝土澆筑完成、水上樁基施工全部完成,海太長江隧道江北段SMW工法樁灌注全部完成。
6月29日凌晨3時18分,在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崇啟公鐵長江大橋4號主墩施工現場,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灌入樁孔內,標志著崇啟公鐵長江大橋北主塔76根樁基全部完成,大橋主體工程施工取得階段性進展。
崇啟公鐵長江大橋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控制性節點工程,全長4.09公里,橫跨長江入海口北支航道,構造為雙層布置的公鐵兩用橋,上層是雙向6車道、時速100公里的一級公路,下層是時速350公里的雙線高速鐵路+時速250公里的雙線城際鐵路。大橋分為主通航孔橋、非通航孔橋、南北岸公鐵合建引橋、南北岸單建鐵路引橋,其中主通航孔橋為主跨400米雙塔雙索面鋼桁結合梁斜拉橋,是在建世界最大跨度雙塔雙索面公鐵兩用無砟軌道斜拉橋。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東段線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江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沿江通道主要路網客流、沿海及京滬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運輸。該項目建成后,將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間建起一條快速新通道,對于優化沿長江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推動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6月23日,張靖皋長江大橋北航道橋北錨碇沉井基礎接高第三節混凝土澆筑完成。張靖皋長江大橋北航道橋北錨碇沉井基礎是國內公路橋梁最大的沉井基礎。沉井基礎長75米、寬70米、高57米,共劃分為11節,面積相當于13個籃球場大小。沉井基礎接高第三節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將進行第四節施工,開始沉井首次下沉,也是唯一一次降排水下沉。
6月18日,張靖皋長江大橋南引橋水上最后一根樁基灌注完成,標志著大橋水上樁基施工全部完成,為后續水上承臺及上部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靖皋長江大橋分南、北兩座航道橋及南、中、北三段引橋,其中南航道橋為跨度2300米的世界最大跨度橋梁。大橋水上施工包括南航道橋南主塔、輔塔、部分南引橋,水上樁基共206根樁。此次完成澆筑的樁基為南引橋樁基,共68根,樁基最長106.5米,最大直徑3.2米。
6月16日,隨著海太長江隧道江北段明挖敞開段圍護結構SMW工法樁最后一幅順利完成,海太長江隧道項目557幅SMW工法樁圍護結構樁基施工全部完成,項目建設取得關鍵突破。下階段,建設單位將推進盾構始發工作井、明挖暗埋段內所有水平隔滲、基底加固、高壓旋噴樁收尾等工作,為下半年盾構始發工作井、明挖暗埋段、敞開段順利開挖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