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集微網報道 7月2日,“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在京舉辦。論壇由愛集微、北京集智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承辦,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支持。
為加強北京人工智能各領域典型經驗總結和優秀案例推廣,經廣泛征集和專家評價,在本次大會上發布了“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賦能典型案例(2023)”,包括百度網訊、第四范式、睿科倫等70個典型案例上榜,涉及大模型應用、智慧科研、金融科技、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多個代表性場景。
在此次活動案例的征集以及評估過程中,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通力合作,在北京市經信局的統籌下,協調匯聚各方資源,有力支撐了相關案例和項目的申報、評估等工作,期間得到了產學研用各領域的積極響應,也為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貢獻了積極力量。
論壇上,聯盟秘書長陳尚義致辭,發表了對于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看法,介紹了成立兩年來,聯盟在推動產業協同與生態建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陳尚義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當下,由大語言模型引領的創新浪潮席卷全球。大語言模型在很多任務上已經達到甚至超出了人類的水平,使人們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今年以來,隨著國產AI大模型技術快速發展,諸多大模型產品不斷涌現,都正處于以AI大模型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全新起點上,深度學習框架和大模型構成了產業智能化基座。該基座將支撐大量產品智能化重構,實現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為我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創造了更多機遇。
2021年6月,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宣布成立。以提升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的整體競爭力為目標,立足北京市人工智能產學研用資源優勢,搭建具有國際視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協作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合作,服務企業發展,輔助政府決策,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協同與生態建設,全面支持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自聯盟成立以來,在北京市經信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和北京市民政局等委辦局的指導下,在廣大成員單位及生態伙伴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積極促進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融通創新,主動擔起產業協同與生態建設的重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員規模由發起成立時的36家,發展到目前近200家的生態規模,核心能力各具特色,覆蓋了人工智能產業的各個領域。
去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期間,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成立了專家顧問委員會,邀請我國頂尖專家,為聯盟工作和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獻計獻策,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年初,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成立了元宇宙和數據創新服務專業委員會兩個專委會,進一步促進了產業融通合作。長期以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通過搭平臺,建生態,圍繞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架設起了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高頻高質舉辦活動,進行了大量咨詢和服務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門和廣大成員單位及合作伙伴的高度認可。
作為北京市產業生態協同發展的橋梁,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將充分發揮本市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資源優勢,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術創新,以場景應用為牽引,高質量搭建交流與合作平臺,集聚上下游伙伴,推動構建通用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