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財經評論 >

新電改解讀系列報告之三:電改推動電力產消深刻變革源網荷儲模式迎來機遇


(資料圖)

源、“網、荷、儲均屬于電力系統中原本就存在的基本構成要素?!霸础奔措娫?,包括火電、水電、核電等傳統電源和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屬于電力系統的生產單元。“網”即電網,包括輸電網和配電網,屬于電力系統的輸送和分配單元。“荷”即電力負荷,包括工業、商業、居民、農業、公共事業等不同電力用戶,屬于電力系統的消費單元。“儲”屬于電力系統的存儲單元,包括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等,可以將富裕的電力存儲起來,并在電力緊缺時段彌補電力緊缺。雙碳目標提出后,由于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比例將大幅提升,新能源出力受氣候影響極大,因此需要構建包括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容量市場、碳市場等在內的復雜的電力市場來解決這一問題。但由此也帶來三個重要問題:(1)電力市場高度專業化,大量用電單元和發電單元同時進入電力市場交易,會使得電力市場過于復雜;(2)電力單元數量大幅上升,讓電網調度的復雜度和難度大幅上升。

(3)電力行業受到高度監管,但各地情況不同發展需要因地制宜。

源網荷儲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2021 年《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正式提出了“源網荷儲”概念,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并有望成為未來電力系統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源網荷儲分為區域級、市縣級和園區級,將電力系統分解以降低復雜度,鼓勵需要充分調動各項可調動資源支持消納,鼓勵源和負荷就地平衡。近些年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加速,源網荷儲商業模式日漸清晰,可以作為售電主體參與電力交易、以虛擬電廠主體身份參與市場交易、以負荷聚合商身份參與需求響應、參與綠電綠證碳市場、開啟隔墻售電模式等。

源網荷儲四要素中,網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在任何區域內,源、荷、儲都可以公共進行電力交易形成競爭,但網永遠具有排他性,屬于壟斷經營。因此在電力市場設計中,都盡量讓電網擺脫市場屬性,讓電網的收益與電力市場價格解耦,從而避免電網壟斷性質對電力市場的影響。我國輸電網和配電網聯合運行,2002 年5 號文提出輸配分離,2015 年后又陸續提出增量配網,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

但近年來隨著雙碳目標提出,第三監管周期輸配電價改革提高增量配網的收益,源網荷儲政策也增量配網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在這之中,由于歷史沿革原因,我國還存在十多個不屬于三大電網的地方電網公司,隨著各地方電網陸續調整躉售電價政策并逐漸向市場化機制靠攏,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相對獨立的地方電網公司,可以率先利用已有資產進行資源整合,構建完整的源網荷儲結構,優先享受電力體制改革帶來的改革紅利,提高本地電力消納比例、降低用能成本,吸引更多優質電力用戶入駐。

南北方資源和負荷條件有明顯差別,源網荷儲發展也各有側重點。(1)北方一次能源豐富、負荷匱乏、地廣人稀,源網荷儲的首要目的是解決消納,因此集中式電站+大工業成為最主要形態。我國并不限制新能源直供大工業負荷,使得未來北方源網荷儲工業用電成本顯著低于南方或外送。(2)南方新能源資源匱乏、用電負荷高且形式多樣、人口密集,源網荷儲的首要目的是保供和安全,因此將以小規模園區級(微電網)和不依賴輸電資產的需求響應(聚合商、虛擬電廠)為主要形態。雙碳發展下電力供給過剩和短缺同時存在、尖峰負荷突出將是我國未來電力系統長期的基本面,導致傳統的僅依靠電源側建設解決缺電和消納問題變的十分困難和不經濟,利用需求側資源調節成本優勢明顯。

投資分析意見:源網荷儲是未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優先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投資方向:(1)北方擁有大工業負荷的綠電運營商:北方以集中式電站+大工業為主要形態,消納是最大問題但用電成本優勢明顯,因此優先選擇有負荷資源以及對用電成本敏感的綠電運營商,重點推薦:

銀星能源,建議關注龍凈環保;(2)擁有獨立電網的電力運營商:在增量配網尚未大范圍開展的情況下,此類公司有望利用現有電網資源優先進行資源整合,重點推薦:天富能源;(3)南方分布式運營商:南方以分布式為主要形態,已經開展分布式光伏、工商業儲能運營的公司有先發優勢,建議關注:南網能源、芯能科技;(4)虛擬電廠及負荷聚合商:南方地區負荷種類豐富,可以利用已有負荷資源聚合或建設虛擬電廠參與需求響應等電力市場。建議關注:國能日新、朗新科技、安科瑞、東方電子等;(5)分布式燃機:天然氣發電同時具備可靠性和調節能力,有望成為源網荷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建議關注分布式燃機制造商:東方電氣、哈爾濱電氣等。

風險提示:電力體制改革不及預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