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財經評論 >

21CC腫瘤情報(第47期):馴鹿生物/信達生物BCMA靶向CAR-T療法獲批上市;阿斯利康HIMALAYA最新3期試驗結果積極

21CC(cancercare),我們關注與癌癥相關的一切!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創新資訊欄目——21CC腫瘤情報,梳理一周腫瘤資訊,全面聚焦癌癥防治,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與君健康同行。

一、新藥(新適應癥/技術)獲批

中國首款!馴鹿生物/信達生物BCMA靶向CAR-T療法獲批上市

6月30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官網最新公示,馴鹿生物與信達生物聯合開發的B細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CAR-T產品伊基奧侖賽注射液(曾用名:伊基侖賽注射液)已獲批上市,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既往經過至少3線治療后進展(至少使用過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及免疫調節劑)。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款在中國獲批的BCMA靶向CAR-T療法。


【資料圖】

伊基奧侖賽注射液(馴鹿生物研發代號:CT103A;信達生物研發代號:IBI326)是一種靶向BCMA的CAR-T創新候選產品。該候選產品以慢病毒為基因載體轉染自體T細胞,CAR包含全人源scFv、CD8a鉸鏈和跨膜、4-1BB共刺激和CD3ζ激活結構域。此前,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已被NMPA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并獲得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申請。2023年2月,FDA再次授予該藥再生醫學先進療法資格和快速通道資格,用于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

在中國,NMPA于2022年6月受理了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并將其納入優先審評,用于治療既往接受三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后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再鼎醫藥瑞普替尼新藥上市申請獲藥監局受理

6月28日,再鼎醫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的新藥上市申請,用于治療ROS1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再鼎醫藥總裁、全球腫瘤研發負責人Rafael Amado博士表示:很高興國家藥監局受理了我們提交的瑞普替尼的新藥上市申請,這進一步支持了瑞普替尼可能成為治療中國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潛在同類最優療法。由于目前獲批療法的獲益持久性有限,發生耐藥及不可避免的腫瘤進展,這部分患者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我們期待在審評過程中積極配合藥監局,共同努力將這款重要藥物盡早帶給有需要的患者。

今年5月,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將瑞普替尼納入優先審評,用于治療ROS1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齊魯制藥首款創新藥伊魯阿克片獲批上市

6月28日,藥監局官網顯示,齊魯制藥1類創新藥伊魯阿克片獲批上市,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后疾病進展或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突變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伊魯阿克是齊魯制藥首個獲批上市的創新藥。

伊魯阿克(研發代號為WX-0593)是一款由齊魯自主研發的新型ALK/ROS1抑制劑,可以抑制不同融合類型的野生型以及ALK抑制劑耐藥突變的ALK激酶活性,同時可有效抑制不同融合類型ROS1激酶的活性。研究顯示,WX-0593在ALK陽性或ROS1陽性NSCLC中具有抗腫瘤活性,安全性可接受,180mg之內的劑量方案都有非常好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和安全性。

此前齊魯公開了一項單臂、多中心的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伊魯阿克用于既往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的ALK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與安全性。該試驗共納入146例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9.3個月;90例患者有腦轉移,其中41例有可測量的顱內病灶,20例患者既往接受過腦部放療;56例患者既往接受過化療。

結果顯示,由IRC評估的伊魯阿克治療組的ORR為67.8%,DCR為96.6%。由研究者評估的伊魯阿克治療組的ORR為61.6%,DCR為94.5%,中位DoR為13.1個月,中位PFS/TTP為14.4個月,18個月總生存率為81.9%。

基石藥業普吉華一線治療NSCLC新適應癥在中國獲批

6月27日,基石藥業宣布其同類首創精準治療藥物高選擇性RET抑制劑普吉華(普拉替尼膠囊)擴展適應癥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RET基因融合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據了解,這是普吉華在中國大陸獲批的第三項適應癥,也是基石藥業在大中華區獲批的第十一項新藥上市申請。

據了解,此次普吉華的擴展適應癥在國內獲批是基于ARROW研究,該研究是一項全球性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普吉華在RET融合陽性NSCLC和其他RET融合的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恒瑞醫藥達爾西利新適應癥獲批

6月27日,恒瑞醫藥發布公告,羥乙磺酸達爾西利片(商品名:艾瑞康)獲批新適應癥,聯用芳香化酶抑制劑作為初始治療,適用于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這是達爾西利獲批的第二項適應癥,且為一線適應癥。

羥乙磺酸達爾西利片是恒瑞醫藥自主研發的化學藥品1類新藥,是一種口服、高效、選擇性的小分子CDK4/6抑制劑。

全球首個上市的CDK4/6抑制劑為輝瑞研發的哌柏西利(商品名:Ibrance),于2015年2月通過加快審評途徑獲美國食藥監局(FDA)批準上市,用于與來曲唑聯合作為初始內分泌療法治療HR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腺癌,并于2016年2月獲批新適應癥,聯用氟維司群治療HR陽性、HER2陰性內分泌治療后進展的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截至目前,Palbociclib已在歐盟、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2018年7月Palbociclib在中國獲批,用于聯用芳香化酶抑制劑作為初始內分泌療法治療HR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

EvaluatePharma數據庫顯示,羥乙磺酸達爾西利片同類產品2022年全球銷售額約88.7億美元。另據Insight數據庫顯示,獲批最早的哌柏西利在競品上市后市場份額有所下滑,卻依然占據57.95%的市場,其次為利柏西利和阿貝西利。

復星凱特CAR-T新適應癥在國內獲批

6月26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官網最新公示,復星凱特遞交的阿基侖賽注射液新適應癥上市申請已正式獲批。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優先審評公示,該產品此次獲批適應癥為:一線免疫化療無效或在一線免疫化療后12個月內復發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

阿基侖賽注射液是復星凱特于2017年從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旗下公司Kite Pharma引進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技術、并獲授權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產的靶向CD19自體CAR-T細胞治療產品。CAR-T免疫細胞治療是通過基因工程修飾患者自體T細胞,以表達靶向腫瘤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分子,由激活的T細胞介導殺傷腫瘤細胞。

二、研發/臨床/市場進展

安進啟動Lumakras一線治療NSCLC III期臨床頭對頭K藥實驗

6月27日,安進開展III期臨床試驗(CodeBreaK 202),其旨在評估sotorasib(商品名:Lumakras)聯合化療對比帕博利珠單抗(K藥)聯合化療一線治療IV期或IIIB/C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簽的臨床試驗,擬納入750例PD-L1陰性且KRAS p.G12C陽性的非鱗狀NSCLC患者。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該研究預計將于2023年9月啟動并于2030年11月完成。

Sotorasib是Carmot Therapeutics和安進合作開發的一款KRAC G12C抑制劑,憑借III期CodeBreaK 200研究的積極數據于2021年5月獲FDA批準上市,用于二線治療攜帶KRAS G12C突變的NSCLC患者。CodeBreaK 200研究納入的患者包括接受PD-1/PD-L1藥物治療后疾病進展的NSCLC患者。此次安進直接發起sotorasib對K藥的挑戰,對于一款還未真正穩定根基的產品來說,挑戰性十足,不過,如果能對壘成功,收獲也將是巨大的。K藥目前獲批用于治療PD-L1陽性和陰性NSCLC。

阿斯利康HIMALAYA最新3期試驗結果積極

6月30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布其HIMALAYA臨床3期試驗的最新數據。分析顯示,在第4年,其免疫組合療法Imjudo(tremelimumab)聯合Imfinzi(durvalumab)用于一線治療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時,展現具持久性并具臨床意義的總生存期(OS)改善。

肝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第六大最常見的癌癥。在美國、歐洲和日本,每年大約有8萬人,在中國有26萬人患有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7%。

Imfinzi是一款抗PD-L1單克隆抗體,通過阻斷PD-L1與PD-1和CD80蛋白的結合,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反應的抑制。它已經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批準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并且獲得FDA批準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和晚期膀胱癌。Imjudo為抗CTLA-4單抗,可阻斷CTLA-4的活性,從而促進T細胞激活,激發免疫系統對癌癥的免疫反應。

采用創新劑量和用藥方案的Imfinzi和Imjudo的聯合療法被稱為STRIDE方案(Single Tremelimumab Regular Interval Durvalumab),包括首次給藥僅使用一劑Imjudo(300 mg)聯合抗Imfinzi(1500 mg),并在隨后每四周一次給予Imfinzi。基于3期臨床研究HIMALAYA的結果,該聯合治療方案已于去年10月在美國獲批用于治療患有最常見的肝癌類型——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的成年患者。

基石藥業公布擇捷美?一線治療食管鱗癌III期臨床研究數據

6月30日,基石藥業宣布,擇捷美?(舒格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一線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III期臨床研究(GEMSTONE-304)數據已在2023年ESMO世界胃腸道腫瘤大會 (ESMO GI 2023)上以口頭報告形式公布。

GEMSTONE-304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的III期注冊性臨床試驗,旨在評估擇捷美?聯合FP化療方案(氟尿嘧啶+順鉑)一線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療效和安全性。該試驗的主要研究終點為BICR評估的PFS和OS,次要研究終點包括研究者評估的PFS、BICR和研究者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及緩解持續時間(DoR)等。

本次大會所公布的數據是基于截止日期為2022年10月7日的PFS最終分析和OS期中分析。結果顯示,GEMSTONE-304研究已達到預設雙終點。與安慰劑聯合化療相比,擇捷美?聯合化療明顯改善了BICR評估的PFS和OS,且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與臨床意義。

加科思公布格來雷塞治療結直腸癌臨床數據

6月29日,加科思藥業(1167.HK),一家處于臨床階段針對難成藥靶點開發全球首創新藥的公司,今日在第二屆JCA-AACR精準腫瘤醫學國際會議(JCA-AACR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上公布了自主研發的KRAS G12C抑制劑格來雷塞(JAB-21822)單藥及與西妥昔單抗聯合用藥治療KRAS G12C突變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數據。

在單藥臨床試驗中,客觀緩解率為33.3%(11/33),疾病控制率為90.9%(30/3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6.9個月。與西妥昔單抗聯合用藥的臨床試驗中,客觀緩解率為62.8%(27/43),疾病控制率為93%(40/43)。截至2023年5月23日,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數據尚未成熟。從安全性數據來看,單藥和聯合用藥的治療相關性不良事件(TARE)主要為1-2級。

結直腸癌是中國發病率第二的常見腫瘤,每年新發病例數約為55萬,其中約3%的結直腸癌患者存在KRAS G12C突變。攜帶KRAS G12C突變基因的患者對現有標準化療及靶向療法均不敏感,疾病進展快,生存期短,存在高度未滿足的臨床治療需求。格來雷塞有望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遠大醫藥全球創新RDC國內I期臨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組給藥

6月27日,遠大醫藥發布公告稱,其全球創新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 TLX250-CDx (89Zr-TLX250)在中國用于診斷腎透明細胞癌(ccRCC)的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組給藥,這是遠大醫藥在核藥抗腫瘤診療領域的又一重要研發進展。

此次TLX250-CDx國內I期臨床是一項單臂、開放標簽的I期臨床研究,擬入組10名不確定性腎腫塊或疑似復發的腎透明細胞癌患者,旨在評估該產品通過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成像對患者進行無創檢測腎透明細胞癌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輻射劑量學和藥代動力學特征。

TLX250-CDx是一款全球創新的適用于 ccRCC 診斷的RDC藥物,其靶點為碳酸酐酶 IX (CA9),CA9 在 ccRCC 和其他許多癌種中過度表達。基于其可能在ccRCC這一最常見且最具侵襲性的腎癌的無創診斷以及患者后續治療與管理決策方面產生重要突破,TLX250-CDx 已被獲美國FDA授予突破性療法。

三、腫瘤投融資與企業動態

信達生物與榮昌生物達成信迪利單抗聯合ADC新藥臨床研究合作

6月26日,信達生物制藥集團與榮昌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達成一項臨床研究和供藥合作協議,將就信迪利單抗注射液(PD-1抑制劑,商品名:達伯舒?)與靶向間皮素(MSLN)的新型抗體偶聯藥物 (ADC) RC88 、靶向細胞間質上皮轉換因子(c-MET)的新型抗體偶聯藥物(ADC)RC108分別開展聯合用藥臨床研究合作。

根據合作協議,信達生物將提供試驗使用的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榮昌生物將在中國開展臨床I/IIa期研究,評估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RC88或RC108在中國腫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信達生物和禮來制藥共同合作研發具有國際品質的創新藥物PD-1抑制劑,目前已獲批七項適應癥,其中前六項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唯一將五大高發實體瘤(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一線治療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 PD-1抑制劑,同時也是胃癌領域首個且唯一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免疫治療藥物。

RC88是榮昌生物自主研發的靶向MSLN的ADC藥物,2018年11月獲批在中國開展Ⅰ期臨床試驗,目前該試驗正在進行中,初步結果顯示RC88單藥對MSLN表達的實體瘤具有抗腫瘤活性,安全性可控。

RC108是榮昌生物自主研發的靶向c-MET的ADC藥物,于2020年11月獲批在中國開展針對c-Met陽性晚期實體瘤的Ⅰ期臨床試驗,目前該試驗正在順利推進,初步結果顯示RC108單藥對c-MET表達的實體瘤具有抗腫瘤活性,安全性可控。

四、一周觀點

阿斯巴甜陷入“致癌”風波

6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跨政府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聲明稱,在“危害識別”研究中,已經評估了阿斯巴甜的潛在致癌作用。接下來,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將展開進一步的檢測和風險評估。最終,兩大機構將于7月14日同時發布結論。

阿斯巴甜是最常見的人工合成甜味劑,例如無糖可樂和雪碧中都有該類甜味劑,用于替代蔗糖。早在今年 5 月,WHO 發布了一份關于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建議大多數人應避免食用安賽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劑。

6 月 29 日,國際飲料協會委員會(ICBA)在官網發文回應,表示公共衛生主管當局應警惕這一觀點,因為它與數十年來高質量的科學證據相矛盾,參考低質量的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可能誤導廣大消費者,期待對阿斯巴甜更廣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審查。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