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都有暴雨,大家要做好防雨準備。”“你家地勢較低,下雨的話容易進水,請轉移到親戚家或到村委安置地。”“需要幫助的話,隨時聯系村黨群服務中心。”這是電白區望夫鎮坡頭村網格員何彩君這幾天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5月10日,電白迎來今年入汛后強度最強、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強降水過程。全區數千名網格員與鎮村干部聞“汛”而動,打響了一場防汛保衛戰。他們進村入戶巡查災害隱患點,轉移風險點群眾,并利用“電白網格通”APP、廣播、電話、微信群等加強宣傳,提高群眾的防汛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自去年以來,作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創新舉措和區委書記“一把手”工程,五級網格化管理工作體系在電白全面推廣。該體系中,社會保障、綜合治理、重大疫情防控、鄰里糾紛調解、應急響應等工作全部被統籌到網格內,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今年1月以來,全區17870個網格事件解決率100%,6967件矛盾糾紛案件化解率99%。
這些“小網格”,正凝聚起社會治理的“大能量”。
完善頂層設計
基層治理實現“多網合一”
近年來,電白區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通過整合黨員聯系戶、社區“雙報到”等工作機制,推進原有的諸多網格“多網合一”,創新打造“區—鎮(街道)—村(社區)—村(居)民小組—住戶小組”五級網格化管理格局,形成“工作力量、管理職能、服務資源”三下沉的基層治理模式,實現基層治理縱橫到邊、全域覆蓋。
在區級層面,區委書記擔任總網格長,區長擔任第一副總網格長,常務副總網格長由分管政法工作和分管組織工作的區委領導擔任,副總網格長由區四套領導班子成員擔任,負責指導掛鉤鎮(街道)五級網格工作。網格管理指揮部和辦公室設在區委政法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推動區級層面“頂格協調”。
在鎮(街道)層面,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網格長,鎮長(街道辦主任)擔任副網格長,分管政法工作的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擔任網格管理員,鎮(街道)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網格員。各鎮(街道)成立五級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構建一體化信息系統和指揮平臺。
在村(社區)層面,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兩委”干部擔任網格員。整合原有的黨員聯系戶、社區“雙報到”等工作機制,推進原有的基層黨建、社會治安、疫情防控等諸多網格“多網合一”。
為提升網格化管理效能,電白還通過強化信息化支撐,依托“數字政府”平臺,研發使用五級網格化管理系統“電白網格通”APP,圍繞“一張網”要求,整合入格事項主管部門相關數據信息,做到數據共享、指揮調度、問題處置一體化。目前,電白已建立萬名網格員工作群,直接聯系服務居民30多萬戶,實現工作任務落實上下聯動、同步向前、統籌推進。
打通“毛細血管”
織密“網格+黨建”一張“網”
“兄弟間十多年的矛盾終于解決,1000多名群眾可以從這個路口出入了。”林頭鎮田充村64歲的網格員鐘其德心里松了一口氣。該村鐘崇德一家幾兄弟十多年來一直矛盾重重。鐘崇德建了新房后,其兄弟在新房門口一邊建豬欄、一邊建圍墻,不僅影響鐘崇德一家出入,也堵塞了大半條村村民的出入通道。黨員鐘其德了解后,多次組織四級、五級網格員分別進行談話勸解,最終得以拆除圍墻。
“這種難磨的‘豆腐’,還是得靠村中‘元老’才能解決。”林頭鎮把“一村(居)一調解隊”“網格黨支部”等經驗做法融入五級網格管理中,在三級、四級、五級網格員中選聘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作為“調解醫生”,化解社會矛盾。
如何科學合理地劃分網格,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電白按照“區域相近、居住相鄰、人文相連”的原則,行政村的四級網格以自然村、村(居)民小組為單位劃分,社區的四級網格以住宅小區、樓棟、街巷為單位劃分,每個五級網格一般以20—30戶村(居)民組成一個住戶小組。每個網格統一編號賦碼,實現“一格一碼一群”。
在此基礎上,電白堅持選優配強網格人員。第四級網格長由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面試把關,第四、第五級網格員由掛點社區的鎮(街道)班子成員面試把關,優先選用黨員、志愿者、退役軍人等人員,確保建設一支愿擔當、能擔當的高素質隊伍。
此外,電白把黨組織設置與五級網格劃分緊密融合,全面建立起一貫到底的“村(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村(居)民小組—住戶小組”組織鏈條,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進樓入戶。目前,全區337個村(社區)共劃分四級網格4641個、五級網格8989個。已成立村(社區)黨委48個,黨總支152個,下設網格黨支部632個、網格黨小組1508個,將“黨建+社會治理”的觸角延伸到每村、每戶,形成層級分明、規模合理、覆蓋全面的基層治理服務新格局。
強化激勵保障
工作動力由“庸”變“活”
上世紀90年代,因一礦石冶煉廠遷址至原電白縣楊梅山村,村里出現土地糾紛,陳成學因不理解政策而有過激行為。2021年陳成學選聘進入電海街道網格員隊伍。從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他連續四個月被評為優秀網格員。如今在面對村民阻擾安裝村集體排污水管的糾紛時,陳成學帶領工作組耐心講解政策、開導村民思想,成功化解矛盾。這樣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成為網格員后接受培訓,積極學習與反思。
據介紹,電海街道堅持實行獎優懲怠機制,每月對所有網格員履職情況進行評價,對評為優秀網格員的進行獎勵;對履責不力的給予批評教育,連續3個月履職不力的按退出機制執行。而在區級層面,電白堅持“四步走”,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以激發網格工作的內生動力。
第一,健全完善陣地保障。電白推進網格陣地實體化,構建1個鎮(街道)五級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多個“網格員之家”的“1+N”網格服務矩陣,全區共設立“網格員之家”1000多個。
第二,加大政策補貼力度。電白將五級網格化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投入經費2000多萬元,第五級網格員工作補貼按照每人每月300元進行發放,鼓勵自行籌措資金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并列支專項經費支持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開展工作。
第三,建立責任考核機制。鎮(街道)組織季度考核,區委組織年度綜合考核,及時約談提醒、解聘調整考核不合格的網格員。健全“網格員—村(社區)‘兩委’后備干部”培養鏈條,符合條件的優先列為入黨積極分子。
第四,強化網格人員培訓。電白將基層網格員培訓納入全區培訓計劃,采取示范培訓、集中輪訓、網絡學習、現場教學、流動教育、交流研討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層網格員履職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區已開展46場培訓,超過15萬人次參與。
統籌治理業務
延伸服務深度和廣度
“請大家保持一米間距,有序排隊。”“請提前登記‘粵核酸’二維碼……”電白“04·04”疫情發生后,在水東街道各個核酸檢測點,網格員忙碌的身影格外醒目。在入口處,測體溫、亮綠碼、引導群眾提前掃碼錄入信息;在場內,指揮隊伍分流有序前行,指引弱勢群體走“綠色通道”;在采樣區,協助信息員加快錄入被檢測人員身份信息……
五級網格化管理體系中,社會保障、綜合治理、重大疫情防控、鄰里糾紛調解等工作全部被統籌到網格內,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延伸了服務群眾的深度和廣度,也取得了良好的經驗成效。
——強化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電白通過把基層黨建全方位融入網格化管理,堅持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黨組織四級書記親自抓落實,實行區級每季一研判、鎮(街道)每月一小結、村(社區)每周一例會問題處置機制,織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方面,做到聯系服務群眾精準化、精細化,有效地延伸了基層黨組織“觸角”,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迸發了基層黨組織活力。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一是著力推動精細化治理。把“人、地、事、物、組織”各要素納入網格化治理的“一張網”,充分發揮網格員根植一線的優勢,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鎮(街道)。今年1月以來,全區17870個網格事件解決率100%,6967件矛盾糾紛案件化解率99%。二是著力提升為民服務質量。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網格最小單位的獨特優勢,推動服務端口前移,多點開花辦好群眾實事。如有力支撐核酸檢測引導、排查登記、“代購跑腿”等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助力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幫助解決疑難事項3500多個,3721條村順利通過驗收。
——推動中心工作落實。廣大基層網格員深入一線,與黨委政府協同作戰,有力地推動波頓香精香料生產基地、建筑產業總部基地、好心碧道及沙瑯江流域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區康養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打通了擱置多年的城區13條“斷頭路”;全區農村集中供水基本完成;高效完成“國家反詐中心”APP安裝任務,安裝率位列全市第一;助推電白區2022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位列全市第一。(記者:鄧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