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資訊 >

美華裔學生講述在多哥教漢語經歷:“許多美好回憶都與漢語有關”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道 美國杜克大學網站8月1日發表題為《杜克日記:在多哥講漢語、教漢語》的文章,作者是杜克大學華裔學生蒙塔娜·李。文章講述了這位美國華裔學生在多哥教漢語的經歷。文章編譯如下:


(資料圖片)

我的家在紐約,這里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語言。我敢肯定,其中必定有卡比耶語(多哥當地語言),當然也包括各式各樣的漢語(普通話、粵語、上海話及其他方言)。

在紐約聽到有人講漢語太稀松平常。然而,令我非常吃驚的是,在多哥,說漢語也并不罕見。事實上,我在那里的許多美好回憶都與漢語有關。以下是我在多哥的一篇日記的加長版:

昨天,我們第一次去超市。在超市外面,有3名中國人乘坐一輛當地司機駕駛的汽車正要離開。我們高興地互相揮手打招呼,但我注意到,我看到他們似乎比他們看到我更驚訝。

“你好!”我們相互問候。我的眼睛肯定是驚訝得要從眼眶里飛出去了。我記得村里的孩子們告訴我,以前在多哥看到過中國人,他們在這里修建公路和基礎設施。我和中國朋友們聊起來:“你是誰?從哪里來?來干什么?”

他們都在卡拉的一家醫院工作。兩位男士是醫生,一位是針灸師,另一位是外科醫生,年輕的女士似乎是醫療隊的協調員。我用漢語混合法語和英語解釋說,我是美國杜克大學的學生,來參加一個文化交流和服務項目。

我在當地的一個村子里教普通話和寫作課。我自豪地說,當地孩子們學習漢語的能力不可思議。他們掌握詞匯很快,第一節課就讓我驚掉下巴。他們可以發音很標準地跟讀我教的詞匯。我從未聽過美國孩子有這么標準的漢語發音。

幾周后,我在卡拉的一家餐館再次碰到了這3位朋友以及他們多達20人的醫療隊。我太清楚自己的普通話并不好,所以只是簡單聊了幾句。我還很不好意思地告訴他們我在這里教漢語,雖然我連用漢語溝通基本信息都吃力。不過,他們非常寬容,還說作為一位美國出生的華裔,我的漢語已經算相當好了。

其中一位醫生還指著他們剛上來的飯菜,問我要不要坐下來和他們一起吃。當然,我謝絕了,因為我已經和我們的小組一起用餐了。但這樣做還有一個不想讓人知道的原因:和他們坐在一起,我會感到自己像一個無知的文盲,因為我的漢語水平和一個小學生差不多。作為中國移民的孩子,我覺得自己應該懂得這門語言才對。

至少我有一些普通話基礎,而當地孩子們充滿求知欲的臉也激勵著我。每次他們正確地回憶起我教的一個詞時,我的心就高興得飛起來。我希望他們能永遠記住這些詞。能帶給他們一些新的、能激發他們學習的東西,我感到很幸運。

責編:海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