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叱咤網壇多年,她所達到的高度放眼亞洲范圍是前無古人的存在。
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創造過很多歷史紀錄,包括:亞洲首位大滿貫冠軍得主,首位兩奪大滿貫冠軍的運動員,世界排名最高的亞洲運動員以及首位入選世界網壇名人堂的運動員等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以說,李娜是中國網球最出色的劃時代球員,她用實力打破了歐美網球的神話,贏得了眾多球迷的愛戴和支持。
結果卻是,40歲的李娜嫁給教練已有16年了,夫妻依舊恩愛如初,這是為何?
李娜的成長史
因為具備得天獨厚的基因優勢,李娜在開始接觸羽毛球沒多久,便展現出了出類拔萃的運動天賦和倔強的好勝心。
也正是父親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和培育,為李娜的未來運動之路打下扎實的基礎。
不過就在李娜打算跟羽毛球開啟漫長的邂逅之旅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她的天賦被網球教練夏溪瑤一眼相中。
為了不浪費這顆好苗子,夏教練找到李娜的父親,并且為他作出了很詳細的分析,經過再三考慮后,父親決定讓李娜改打網球。
李娜父親十分清楚,再好的千里馬也需要伯樂扶持,盡管他自己不是最好的伯樂,但他愿意做女兒最堅強的后盾,在身后默默幫助她,直至李娜在網球這項運動學有所成。
有父親的呵護和指引,李娜的童年時光過得特別踏實和有意義,對于李娜而言,父親就是她童年最重要的人。
而然,李娜父親在1996年因病不幸去世。
當時為了不影響女兒的比賽狀態,李娜父親決定對她有所隱瞞,裝作若無其事地送她去火車站,就這樣,不能送父親最后一程,成為李娜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
但讓李娜更加絕望的是,世界上剩下的唯一親人,作為李娜的母親在丈夫離世不久后決定改嫁,這對剛剛失去父親的李娜而言,無疑是一次很強烈的精神打擊,就這樣,失去了親生父母的陪伴,獨自一人生活的李娜被迫走向堅強。
但幸運的是,在李娜最需要關懷和安慰的時候,姜山出現了。
李娜的愛情史
姜山是當時網球隊安排給李娜的混雙搭檔,只比李娜大兩歲,個人性格極度成熟穩重,對待搭檔李娜更是格外包容和照顧,處處都為她著想,甚至為李娜解決了不少場內外的困難。
毫無疑問,面對姜山無微不至的關懷,李娜似乎找到久違了的父親的味道。
或許是過去的不幸家庭遭遇,讓李娜在擇偶方面有了新的認知,她十分知曉自己需要一個愿意包容、愿意無償付出且成熟穩重的另一半,而姜山絕對是最適合不過的那個人。
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16歲的李娜打算主動出擊,拿著一盒巧克力向姜山表達愛意。
原來直率的李娜率先完成了姜山日思夜想的事情,在互傳愛意之后,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
兩人剛開始還是地下情的關系,不過還是被教練發現了,為了不影響運動生涯,網球隊決定解散他們的搭檔關系。
隊里的決定也引起了李娜的不滿,為此還跟教練產生了矛盾。
但很不幸的是,姜山卻因為遭遇傷病被迫退役,打算重回校園進修。為了陪伴在男友身邊,李娜也向國家隊里提出了退隊的決定。
為了不白白浪費這樣的人才,國家只能同意李娜的請求,決定聘請剛退役不久的姜山為國家隊教練,且專門負責指導李娜。
自此后,有李娜的地方就有姜山的伴隨,有李娜的成功,就有姜山的功勞,兩人相互激勵,共同進退。
2006年,李娜和姜山宣布結婚,但低調到沒有辦過一場正式的婚禮。
但這些形式上的東西對于李娜來說都無所謂,因為在它心里,只要每天能夠和姜山在一起,便足矣。
這些年,無論李娜在賽場上是暴躁、沮喪、開心或激動,是低估、傷病或巔峰,姜山總會表現出一副慈祥的笑容,給予妻子一切的包容和理解。
而李娜在賽場上也不止一次表白丈夫姜山,在她眼里,姜山就是除了網球以外的全部。
2014年,李娜完成二次大滿貫偉績后不久,宣布退出網壇。
在回歸家庭后,李娜的把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在照顧孩子和家人身上,個人膚色也從之前的拗黑變成白皙,顏值瞬間爆棚。
不過也因為這個節目的播出,讓大家對李娜產生另外一個新的印象。
在這個節目上,李娜透露了太多鮮為人知的夫妻生活,這跟之前在賽場上大膽表白丈夫的李娜截然相反,讓人感受到的是,她對丈夫姜山的抱怨多過愛。
另外,李娜還向大家透露,她與姜山結婚十多年來,彼此從來都沒有下過廚房,即便是家里來客人,也是點外賣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在個人生活的介紹片段中,李娜所展現的幾乎都是她和丈夫及二個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家公家婆則沒有出現在其中。面對其他嘉賓的好奇問,李娜也直率地說出了實情。
李娜表示,兩人結婚十多年了,兩家的父母都沒有見過面,即便是過年或者節假日,夫妻都是各回各家。
并且李娜還表示,她從來都沒有喊過公婆為“爸媽”,要么直呼姓名,要么喊“伯父伯母”。
而坐在一旁的姜山也緊急護妻,連忙向大家解釋,他們和父母都是各自生活,父母對此也表示理解。
而就在這期節目播出以后,很多網友對李娜表達了不滿,甚至建議她退出節目錄制。
再說,李娜天生就有一種傲骨的性格,這也導致她不擅于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與其強行和公婆一起生活,倒不如保持一段距離,對彼此都是最好的結果。
結語
人生是沒有絕對的美滿,婚姻也是一樣,只要雙方用愛去包容彼此,就會以減少一些遺憾的產生,使愛情變得無限接近美滿幸福。也正如唐代李冶所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學會相互體諒,包容對方,方可長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