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資訊 >

江西已出現!疾控中心提醒:千萬別吃

近日

在南昌八一公園里


(相關資料圖)

發現一種

由粉色顆粒組成的條狀生物體

攀附在墻壁、植物上

江西發布了解到

這些粉色顆粒正是福壽螺卵

由于福壽螺卵里面含有大量寄生蟲

專家提醒這些粉色的福壽螺卵可別亂碰

更千萬不要食用,至于福壽螺

也請勿盲目食用

南昌出現福壽螺卵

專家:每年4月至6月是其產卵高峰期

6月25日,在八一公園內,荷花亭亭玉立,在距離水面2厘米處的一支荷梗上“趴”著由粉色顆粒組成的塊狀物吸引了市民古先生的注意,原本來公園拍攝荷花的古先生沒有想到發現了這個。

“以前沒有在這里看到過這種情況,顏色倒是很漂亮,也許是什么的蟲卵。”南昌市民古先生向記者表示,而除了在水草根莖上,記者發現在墻面上也有少量蟲卵吸附在墻面。這種粉色的卵正是“福壽螺卵”,每年的4月至6月是福壽螺產卵的高峰期。2003年,原國家環保總局將福壽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的“黑名單”,是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省農科院植保所所長、研究員黃水金告訴記者,隨著氣溫上升,福壽螺開始繁殖產卵,目前主要是農田、菜地、 魚塘、果園、河道、湖泊、濕地公園等區域常見。

福壽螺可食用嗎?

福壽螺可以食用嗎?南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其實包括田螺在內的很多螺類都帶有寄生蟲,在享受美食時一定要把螺煮透煮熟,切忌食用未加工成熟的螺類,盡量避免燒烤、刺身等食用方式。因福壽螺屬于入侵生物,且為植物檢疫對象,請大家在發現福壽螺后,不要自己飼養和食用,盡快向有關部門報告,避免福壽螺繼續繁殖擴散危害當地生態系統。

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

極易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病

病情嚴重可致患者死亡

在2022年最新發布的《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中,福壽螺仍在其列。曾經有專家對福壽螺進行過實驗,發現一個福壽螺體內的寄生蟲可以多達6000條。

不光吃未熟透的福壽螺有巨大風險,生吃被幼蟲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含幼蟲的生水,也同樣可能染上廣州管圓線蟲病。

福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科醫師廖強冰介紹,患者一般在進食螺肉后2~5天發病,臨床表現主要為劇烈頭痛,走路、坐下、翻身時頭痛都會加劇,伴有惡心嘔吐、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抽搐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癱瘓、死亡。診斷治療及時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但極個別感染蟲體數量多者,病情嚴重可致死亡,或會破壞神經組織,導致癡呆等后遺癥。

威脅生態、農業生產和公共衛生安全

福壽螺,聽似吉祥的名字背后,卻隱藏著對生態安全、農業生產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嚴重威脅。

褚世海說,“福壽螺的繁殖能力驚人,一枚雌螺受精一次,可以連續排卵多次,每次產卵幾百粒,一年內通常可產卵約1萬粒,而且孵化率在90%以上。”

不僅“能生”,福壽螺還很“能吃”。福壽螺繁殖速度快,食性廣、食量大,在與本地水生生物爭奪資源中具有優勢,因此嚴重威脅入侵地的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福壽螺可取食包括10余種農作物在內的幾十種植物,其中對水稻的危害最為嚴重。福壽螺侵入稻田后,會啃食水稻秧苗,造成苗小株少、有效穗減少,影響糧食產量。

武漢市一個公園內,福壽螺卵塊附著在石塊和水草上。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攝

吃得多、排泄量大,福壽螺的大量繁殖,還會直接污染水體環境。據研究,近年來福壽螺的低溫適應性又有所提升,分布和危害范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福壽螺被明令禁止銷售和食用了嗎?

實際上,并沒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表示要禁食福壽螺,如果有,說的也是禁生食或忌食沒有熟透的福壽螺。

吃田螺會更安全嗎?

福壽螺與田螺對比圖(圖源:央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鄒洋表示:“這要從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說起:不是田螺不造成傳染,而是傳染概率相對比較低。我國近5年所有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田螺寄生蟲調查都表明,沒有田螺造成人體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的情況。”

公眾如何應對福壽螺

公眾如果看到福壽螺及其卵塊,該如何應對呢?專家表示,可直接對其進行物理破壞,或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清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福壽螺或其卵塊隨意丟棄,這樣會擴大它的活動范圍,造成更大危害。

目前針對福壽螺還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簡易安全、成本低廉的治理措施,還是以人工撿螺、鏟除螺卵、集中搗毀、深埋處理和使用藥劑滅殺等方式為主。


來源:江西發布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江南都市報

編輯:徐麟

復審:朱華

審簽:魏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