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城市的兒科門診中,出現了不少因發燒、咳嗽久不見好而前來就醫的小朋友,有的還發展成了肺炎。6月25日,廣州疾控發布健康提醒,當孩子表現出上述癥狀時,并不一定是“二陽”或流感,而是感染了肺炎支原體。
據廣州疾控科普,肺炎支原體不屬于細菌,也不屬于病毒,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目前發現的自然界中能獨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該支原體無細胞壁結構,對作用于細胞壁的抗菌藥物天然耐藥,因此青霉素類、頭孢類等抗生素都無法殺死它。
肺炎支原體感染者和病原攜帶者都是傳染源。該支原體傳染性強,潛伏期較長,約為1-3周,潛伏期內至癥狀緩解數周均有傳染性。
(資料圖)
傳播途徑方面,肺炎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致病病原體。肺炎支原體還可能發生糞-口傳播和空氣氣溶膠傳播,以及通過接觸帶有支原體病原體的衣服、浴巾等物品的間接接觸而傳播,但此種傳播途徑傳染的概率較低。
廣州疾控提示,兒童是肺炎支原體易感人群。因此,幼兒園、中小學校等人員聚集的環境中易暴發流行該傳染病。
有研究表明,正常兒童人群肺炎支原體感染率為0-4.25%,無癥狀感染者較多。肺炎支原體肺炎(MPP)約占兒童和青少年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0%-40%,多見于5歲及以上兒童,但5歲以下兒童也可發病。
值得注意的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全年發生,兒童支原體肺炎有一定的流行規律,每3-4年流行一次,每次流行持續1-2年。研究顯示,2018-2019年北京肺炎支原體檢出率分別為37.83%和42.81%,提示這兩年肺炎支原體暴發流行。
不過,肺炎支原體感染后,人們大多數情況下沒有任何癥狀,或者僅有輕微咳嗽、發熱、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只有小部分感染者會發展為肺炎。肺炎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其中,肺炎患者發熱以中高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咳嗽較為劇烈,有類似百日咳樣咳嗽,嬰幼兒以喘息為主要表現。肺部早期體征可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呼吸音降低和干、濕性啰音。
廣州疾控提醒,如果孩子出現發燒伴有劇烈咳嗽并且久咳不愈的情況,家長要引起重視,積極就醫,盡快進行檢查明確病因,然后再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忌盲目用藥。
當前并沒有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廣州疾控表示,預防感染,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建議保持手衛生,經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如果沒有肥皂(洗手液)和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雙手。此外,保持居家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盡量保證室內空氣新鮮。
南方+記者 陳伊純
通訊員 穗疾控
【作者】 陳伊純
廣東健康頭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