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新三板 >

安吉全縣農村實現“綠水青山入畫來”


(資料圖片)

夏日炎炎,遞鋪街道魯家村熱鬧依舊。在悠揚的汽笛聲中,“阿魯阿家號”觀光小火車滿載著游客朝著綠意更濃處駛去。“以前大家說起魯家是‘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現在是‘開門是花園,滿村皆是景’。”魯家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裘麗琴說,綠水青山把“詩與遠方”帶到了村民身邊,也把好日子帶到了眼前。魯家村的蝶變是安吉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面鏡子。

2008年1月4日,安吉縣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美麗鄉村;同年2月28日,安吉召開“中國美麗鄉村”建設萬人動員大會,拉開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序幕。自此,安吉以“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為目標,開展了環境提升工程、產業提升工程、服務提升工程和素質提升工程,并于2012年完成首輪美麗鄉村創建全覆蓋。

“以前農村污水、垃圾、露天糞坑等比比皆是,如今的安吉鄉村脫去舊貌換上新顏,變化翻天覆地。”談起安吉農村20年來的變化,安吉縣“老農人”、安吉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李健深有感觸。他說,從“垃圾治理”到“廁所革命”,從關停“小散亂”企業到實施生態修復,在“千萬工程”指引下,美麗鄉村建設步履不停,全縣農村實現了“綠水青山入畫來”的美麗嬗變。

美麗鄉村建設顯著改善了村莊面貌,但村莊布局、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村莊治理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2015年,以安吉為第一起草單位的國家標準《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發布。“鄉村個性化需要自由發揮空間,要根據鄉村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創新發展。”安吉縣農業農村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崔列軍說。

遠處,綠水青山;近處,五彩斑斕。隨著美麗鄉村建設逐步深入,安吉鄉村呈現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的大格局。余村由“靠山吃山”、污染嚴重的小山村轉型發展成為宜業宜居宜游的美麗、生態、富裕鄉村,獲評聯合國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橫山塢村小癮·半日村從空心村搖身一變成了網紅打卡地,被文化旅游部定為全國集群民宿村落及新生代民宿的樣板區;鄣吳村以昌碩文化為核心元素,深挖歷史文化、壯大制扇產業,發展形成“文化+咖啡館+博物館+研學”新模式……

探索農文旅深度融合,將“綠水青山”的環境優勢轉化為建設“金山銀山”的現實生產力……這些年,安吉以提速破竹之勢撬動美麗經濟發展,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一幅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美好畫卷在竹鄉大地上徐徐鋪展。

新民晚報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章婧

關鍵詞:

資訊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