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新三板 >

宜興科技招引“突破成勢” 上半年新增科技型企業1438家 位列無錫第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宜城軟件園內,李磊正在為項目落戶做最后的準備,宜芯(江蘇)半導體有限公司這幾日就將完成注冊。一個月前,李磊帶領團隊在西安參加了第四屆宜興太湖灣國際青年精英科創挑戰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賽,拔得頭籌。相中宜興的發展環境,獲獎后李磊便選擇在宜扎根,做ASIC專用密碼智能芯片的開發。

這家企業的火速落地正是宜興打造集聚創新生態要素“強磁場”的有力縮影。據了解,今年1至6月,宜興新增科技型企業1438家,位列無錫第一。這背后正與宜興打好科技招商“主動仗”密不可分。除了大賽招引外,招商模式的多點開花、越趨完善的招商網絡、不斷崛起的平臺載體,一套“組合拳”下,科技招商從“破題起勢”到“突破成勢”,使得科技型企業在宜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錨定目標,劃定“路線圖”,眼下,宜興的科技招商不僅在發力點上更為精準,且更趨市場化、專業化。早在今年年初,宜興便出臺《宜興市科技招商工作意見》,力爭到2025年底,每年新增科技型企業2000家以上。除了新成立“一中心兩公司”專業化科技招商機構外,宜興組建鄉賢、機構、基金、資本“朋友圈”,強化對創新資源的吸納。以資本招商撬動項目招引,宜興依托新動能產業基金、陶都英才創業投資基金等,引導帶動國有金融資本與社會資本、龍頭企業參與設立專業子基金,打造覆蓋科技項目種子期、成長期與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投融資服務。鐳視先進激光應用技術(宜興)有限公司已在宜興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成功注冊,并落戶陶都科技新城。經過為期近一年的深度孵化,項目廠房于近日正式交付使用,而該項目成功落地與成長的背后便是基金招商的推動作用。截至目前,宜興已通過基金成功招引落地項目10余個。

“從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再到科技招商,是一個從微觀環境營造到宏觀環境營造的轉變過程。”宜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認為。以往的傳統招商可以通過個性化的服務去滿足,科技招商更多靠的是吸引的力量,與地方產業體系和創新平臺建設密不可分。為此構筑平臺招商,打造科技招商高能級空間成為關鍵招。走進位于周鐵鎮的赫聯智能制造科創園,一棟棟標準化廠房依次排開,人才公寓、物流中心、研發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高端化載體加市場化運營的組合讓園區項目招引跑出“加速度”。據該項目負責人朱鐵成介紹,目前園區已成功招引各類優質企業近90家,其中九成以上為規上企業,科創園四期的樁基施工已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宜興累計建成科創載體32個、創新平臺45個,總面積213萬平方米,在建及規劃建設11個,預計今年全年可新建成超過60萬平方米。

更大力度擁抱大院大所,助力科技創新“提速奔跑”。眼下,陶都科技新城建設步伐加快,瞄準醫藥健康、先進智造、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已有近20個項目正式落地。在這批落戶項目中,緊密鏈接大院大所成為亮點。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例,不僅在宜成立了中地大(宜興)功能材料與環境研究院,還有三個教授團隊將無機非金屬、固廢資源等項目落戶宜興。據了解,今年宜興新簽訂上海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3家戰略合作高校院所,新增東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3所高校技術轉移宜興分中心,新增上海大學先進能源裝備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宜興南智先進光電技術創新中心等10余個重大科創平臺。

為進一步提升科技招商專業性、精準性,目前,宜興正加快編制科技招商白皮書,繪制好產業鏈招商、科技招商資本、載體平臺分布“三張圖譜”,指導科技招商賦能產業集群發展。除此以外,創新數字化招商手段,探索搭建市科技招商項目庫及管控云平臺,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科技招商全過程的數字化生態系統,動態跟蹤項目進展情況,做到科技招商全流程智慧化管理。(蔣夢蝶)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