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新三板 >

英國畢設展:年輕人的眼里,設計有什么用?

今年七月,倫敦伊斯靈頓商業設計中心舉辦了備受期待的“新設計師”(New Designers)畢業展。這場展是一個匯聚三千多名年輕設計師、創客和顛覆者的競技場。無論是關注可持續性發展、創新主義、心理健康還是生活成本危機等熱門議題,這些年輕人都懷揣著追求卓越的志向,提出了解決方案。

對于當前困擾英國各個社會階層的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危機問題,一些數字設計師們開始聚焦于“熱水壺”的設計。據了解,75%的英國家庭經常將熱水壺加滿水,尤其是為了簡單地泡杯茶,這導致每天浪費了7000萬升水,相當于6800萬英鎊的損失。此外,“如果燒水時裝得太滿,熱水壺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沸點,從而增加能源消耗,并有可能因為溢出而導致電器短路的風險。”來自利茲大學的露西·阿特金森(Lucy Atkinson)指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露西·阿特金森(Lucy Atkinson),“意識熱水壺”(Conscious Kettle)

因此,為了鼓勵更有意識的互動性和打破水裝得太滿的習慣,設計師露西·阿特金森設計了一款“意識熱水壺”(Conscious Kettle)。該設計不僅在選材上經過深思熟慮,以確保產品具有可維修性,而且采用絕緣軟木包裹和不銹鋼主體,以確保高效加熱并減少能源浪費。此外,該設計還具有通用性的功能,以確保弱勢群體不會因為不周全的設計而被排斥。

哈利·米勒-亞當斯(Harry Miller-Adams),即沸即倒壺(pour-to-boil Kettle)

另一位來自密德薩斯(Middlesex)大學的年輕設計師哈利·米勒-亞當斯(Harry Miller-Adams)則認為,新一代熱水壺應該朝著“即沸即倒”(pour-to-boil)的技術發展。通過先進的高質表面、網格結構熱交換機制、集成式真空瓶外殼、微控制器技術和模塊化元素,他設計的熱水壺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飲水機,能夠提供即時的熱水,并考慮到財務、環境和個人效益。

奧斯卡·羅賓森(Oscar Robinson),"槽熱水壺"(Slot Kettle)

來自諾丁漢特倫特(Nottingham Trent)大學的奧斯卡·羅賓遜(Oscar Robinson)推出的“槽熱水壺”(Slot Kettle),在設計理念上超越了傳統水壺的形態,朝著未來感的方向發展。他通過設置特殊的隔板來減小熱水壺的容量,這不僅能提醒用戶根據杯子的數量考慮加水量,而且較小的容量還可以加快煮沸的速度。

帕特里夏·帕祖斯(Patricija Pa?us)提出了一種名為"你理(結)嗎?"(Can you (k)not?),照明

在后疫情時期的工作環境中,年輕設計師對燈光設計變得更加敏感。例如,立陶宛畢業于諾丁漢大學的帕特里夏·帕祖斯(Patricija Pa?us)提出了一種名為“你理(結)嗎?”(Can you (k)not?)的照明概念,旨在通過顏色、形狀和輪廓來照亮社會中的缺陷。這款臺燈的外觀類似于打結的繩索,使用充滿活力的紅色調揭示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二元性偏見。燈具中的“結”和“紅”代表著克制和否定性,與之形成對比的美麗燈光引發了有意義的對話。

蕾安娜·史密斯(Rhianna Smith),"平衡"(Balance)

另一個設計師蕾安娜·史密斯(Rhianna Smith)提出的“平衡”(Balance)是一個看似現代風格的衣帽架,但當掛上外套時,衣架的另一端會發光,類似蹺蹺板的機制。這個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應對辦公室中普遍存在的孤獨感,尤其是在后疫情時期的遠程和混合工作模式下更加明顯。當掛上外套時,代表員工的到達,營造一種歸屬感,甚至可以引發關于心理健康的討論和療愈。

卡琳娜·多馬舒斯(Karina Domashus),"摩西"(Mosse)

新的燈光設計有時還可以具備親生物的功能。伯明翰城市大學的卡琳娜·多馬舒斯(Karina Domashus)提出的“摩西”(Mosse)將燈具與邊桌結合在一起,燈罩下面放置一個陶土容器,并嵌入活苔蘚。當用戶通過為苔蘚提供水和光線來照顧它時,苔蘚會生長并覆蓋碗的內壁。設計師認為,這不僅可以探索親生物之間的共生關系,而且根據研究,還能促進用戶和設計品之間形成牢固的關系。

在可持續性的問題上,我們不得不提到原材料的使用。然而,這方面并沒有太多令人驚訝的創新。使用回收材料如咖啡渣或廢棄材料如實木邊角料來設計已經不再新奇。相反,在氣候變化議題上,伯恩茅斯大學的奧利弗·勞埃德(Oliver Lloyd)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觀點。

奧利弗·勞埃德(Oliver Lloyd),“卡拉”(CARA)

她注意到,在英國各地,氣溫升高已經導致淡水供應緊張,園丁們開始使用雨水而不是自來水。然而,傳統的雨水收集裝置通常需要外部泵和電源連接到水龍頭,這意味著園丁們必須依賴噴壺來裝水和灌溉,平均每天需要使用50升水,這是一項繁重且勞動密集的工作,大多數園丁無法堅持下去。因此,她設想如何重新設計雨水收集器,以便在不需要電力的情況下,園丁可以輕松取水。這就是“卡拉”(CARA)的成果。

這款“卡拉”裝置看起來像是一面植物墻或花盆,但實際上內部內置了一個容量為350升的主水箱。當主水箱填滿后,多余的水會流入第二個容量為50升的水箱。取水時,只需利用腳踏泵將空氣泵入高壓罐,再打開水龍頭,水就以一巴(bar)的壓力流出。“卡拉”不僅可以儲存足夠的水來滿足約兩周的干旱期需求,而且以時尚、非侵入性的方式鼓勵更可持續的用水習慣。

奧斯卡·羅賓森(Oscar Robinson),“無蹤”(no trace)

有趣的是,“新設計師”展覽不僅僅是一個畢業展。由于了解到“新設計”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行業中得到認可,展覽還設立了“ND Selects”展區,讓已經離開學校一年的“老鳥”展示他們畢業以來的成就。從這可以推斷,明年的今天,哪件有潛力的作品可能會開始批量生產呢?一個值得期待的候選人很可能是奧斯卡的第二個設計作品:“無痕”( No Trace )。這個設計主要針對戶外音樂節,解決了長期以來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露營椅和桌子問題。它不僅可以減少廢棄露營設備的問題,還因其可修復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復使用性,滿足了觀眾和租賃服務機構的需求。

在當前全球動蕩的局勢下,大眾可能正需要年輕設計師所描繪的未來景象來補充正能量。這正是“新設計師”畢設展值得參觀的原因所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