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當我們用三個關鍵詞,解讀“蜂巢城市”|蜂巢十年

7月,一個普通的周六,黃海之濱的江蘇如東,一個仿古商業街區的開業,吸引了幾乎全城的目光——這里是被稱為“如東最后一片老街”的三號街區所在地,擁有綿延200多年的建街史;如今,這里以“雙街、九巷、十二坊、十八園”為規劃脈絡,將城市底片融入現代繁華商業,讓城市熟悉的三號街區,再次升起市井煙火。


【資料圖】

復地上河印巷

這個名為復地上河印巷的體驗式情景街區,總項目約22.7萬方,商業體量約2.6萬方,將成為如東首座以歷史文化為主題、兼具江海風情的體驗式情景街區。

此時此刻的幾千公里之外,一輛載滿乘客的列車,從呼倫貝爾的蒼茫草原和大興安嶺的濃翠森林中呼嘯而過,駛向炎炎盛夏中最清涼的極北秘境。列車上,美食搭配著森林、草原、闊葉林、白樺林的美景,孩子們沉醉于手工、桌游、新奇的VR體驗,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們熱烈交談,暢飲歡笑,交換著彼此的故事。

呼倫貝爾號旅游列車

這趟往返2248公里的旅程,是呼倫貝爾號旅游列車打造的一條涵蓋“衣、食、住、行、玩”的線路,途經過海拉爾、根河、漠河、阿里河、額爾古納,穿越我國極北地帶,列車掠過摩肩接踵的城市喧囂,讓乘客們置身均溫只有20攝氏度的曠野,享受一段難得的、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時光。

充滿市井氣的城市煙火,遠離繁華的自然風光——有趣的是,這兩個看似并無關聯的場景,在復星“蜂巢城市”中實現了交匯。

何為“蜂巢城市”?

2013年,復星“蜂巢戰略”橫空出世。彼時,復星為了迎合不斷升級的城市發展及管理需求,將這個“產城一體”的解決方案命名為“蜂巢城市”,希望為城市嫁接復星卓越的城市升級全鏈條能力,引入豐富的優質產業資源。

如今,十年光陰倏忽而過,當我們再次回頭看“蜂巢”這個概念,不禁感慨自它誕生起,就已經錨定了而后十年的發展之路。

六邊形的蜂巢,宛如“六邊形戰士”,它們具有無限的組合方式和無窮的想象力;而通過不同功能的模塊組合、無縫拼接,各個蜂巢之間形成又形成“化學反應”,發揮出1+1>2的乘數效應。

而這,正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復星蜂巢各種產業的緊密結合——與傳統的城市綜合體不同,“蜂巢城市”具備功能多樣、模塊組合、無縫拼接和去中心化等更優化的發展特質,各種產業相互交錯、鏈接,共同參與到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并達成和城市的共生、共融關系。

我們欣喜地看到,十年前這個聽起來頗有實驗性意義的新鮮概念,已經演化成了一張張亮眼的城市名片。它們佇立在近30座城市的藍天白云下,也承載起了復星的幸福生態系統,將產業、場景、內容、空間、資產、運營等等復雜的元素融合起來,參與著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蜂巢代表作——上海BFC外灘金融中心

那么,到底何為“蜂巢城市”?十年后,我們用這三個詞,來嘗試做一些解答。

01

乘長

在剛剛過去的春夏交匯時分,上海老城廂的方浜中路,人潮涌動,成為了社交平臺上的熱議話題。

在“外灘藝術季”和小紅書的共同策劃下,老街巷道變身網紅“貓街”,老舊墻體上,一幅幅巨型貓咪墻繪和由藝術家Tangle繪制的貓咪插畫相得益彰,煥發出年輕的活力。

人頭攢動的“外灘貓街”

這條老街位于大豫園片區內,兩端分別連接著“文化蜂巢”豫園與“金融蜂巢”外灘BFC金融中心。沿街而行,300多米的距離,就可以從煙火攘攘的老城廂踏入時尚靚麗的外灘。

我們看到,沉浸的場景+獨特的內容,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IP文化,并進一步帶動了產業的繁榮。以豫園商城為例,自“貓街”正式亮相以來,日均客流近10萬,同比2021年增長30%。

蜂巢之間彼此結合,相互作用,發揮出乘長效應,“外灘貓街”正是一個典型縮影。

02

聚合

如果說,一些本身優質的產品,借勢蜂巢這一母體讓產品力實現了提升和爆發;那么,還有一些蜂巢,則通過讓優質產業聚合,形成一個共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圈”,進而幫助區域、城市實現進一步升級。

江城武漢的北岸,重錘之下鐵與火的熱情融入城市的風骨。在這里,一條街巷雖然只有1.67平方公里,卻匯集了近3萬的商戶和5.6萬的常住人口,被稱為“天下第一街”。如今40年風雨彈指一揮,漢正街經歷了高光時刻,也遇到了市場繁榮后的發展瓶頸,更新勢在必行。

在這片土地上,復星蜂巢重點打造了兩座蜂巢作品。

與“漢正陽臺”緊密相連的BFC復星外灘中心,正以復星蜂巢強大的產品打造力與產業整合能力,打造城市會客廳,成為武漢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武漢BFC復星外灘中心(效果圖)

而相隔不到1公里,另一座總體量約56萬方的建筑——云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樓宇經濟,重點打造武漢最集中的服貿類電商直播生態體系。不久前,云尚直播電商集聚區,從全市直播電商產業中脫穎而出,被正式認定為武漢市直播電商集聚區。

云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

通過這條煥新老街上的兩個蜂巢作品,我們可以看到“蜂巢城市”的又一種產城融合思路:在蜂巢的聚合效應下,“城市更新”和“產城融合”得到了有機統一,通過產業的組合拼接、集聚成群,區域和城市得以吸納更強的驅動力,進而煥發新生。

03

鏈接

我們發現,“蜂巢城市”的關鍵環節之一,是為匹配城市發展需求而注入最適合的產業;能做到這一點,歸根結蒂,正是依托復星全球優質產業優勢,以及深耕多年的產業投資與運營能力。

換句話說,在蜂巢項目落位的地方,復星蜂巢會為其引入各種來自復星體系內外的優質資源,涵蓋健康、快樂、富足、智造等各個板塊,足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豐富需求,也可以幫助區域、幫助政府實現城市產業鏈的強鏈、延鏈、補鏈。

比如,2013年,復星將佛山市禪城醫院納入大健康生態版圖。經過多年的打造運營,佛山禪醫連續三年排名“中國非公醫院競爭力排行榜”榜首。2020年,禪醫國際婦兒中心落成,將實現母嬰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同時也將成為復星在全國婦兒連鎖醫院的旗艦和標桿。

佛山市禪城醫院

在這樣產業支持下,復星蜂巢又在此打造復地·公園和光,依托了禪醫、國際婦兒中心等健康業態,從硬件維度和軟性服務上全面提升了城市和區域的健康能級。

縱觀“蜂巢城市”十年的發展足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蜂巢也在持續加強模式進化,以更多元、更靈活的模式,幫助城市和區域實現產業的鏈接效應。

將時光撥轉回2023年。如今,“產業+基金+蜂巢”模式,就是“蜂巢城市”新的解法。

近年來,“風投之城”合肥的發展引人矚目,尤其是其以基金撬動資本,以資本引入產業,進而服務地方招商引資的模式也贏得了各界的高度評價。

今年,復星蜂巢旗下的復地產發與合肥市蜀山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生物醫藥產業,總部經濟及科創蜂巢項目,產業園招商運營等方面展開合作;此外,還分別與合肥產投集團、科大硅谷公司等進行了安徽星未來醫療技術產業基金、復星領智產業深度孵化平臺等項目的簽約。

作為近年來發展矚目的“風投之城”,合肥以基金撬動資本,以資本引入產業,進而服務地方招商引資的模式一直被各界高度評價。對合肥來說,它需要的是懂政府、懂產業,且能夠匹配當地投資定位與地區產業發展相符的參與者——而深耕“產地房”戰略十年的復星蜂巢,恰好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乘長:通過產品、場景、內容的組合,創造出好IP,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活力;

聚合:通過產業的組合拼接、集聚成群,實現產城一體、產城融合,助力城市升級更新;

鏈接:通過“產業+基金+蜂巢”模式的不斷迭代,實現產業鏈的強鏈、延鏈、補鏈。

乘長,聚合,鏈接,寫就十年間的一個個蜂巢故事。而當“蜂巢城市”邁過十年,還有更多的機遇,更深的價值在等待探索和突破。

蜂巢十年,蜂巢正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