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南法治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黃幸高)“如果大家手頭緊、兜里沒有錢,可不可以將閑置的銀行卡、電話卡出售給別人?幫別人辦個銀行卡、電話卡就可以賺幾百上千,這種躺著賺錢的好事是不是很心動?如果你真的這樣做了,很可能已經涉嫌犯罪……”針對近年來,武陵區信息網絡犯罪與日俱增,“幫信罪”涉案嫌疑人數量持續上升,且日趨年輕化,6月25日武陵區法院“法潤鄉土”青年宣講團聯合河洑鎮三星垱社區駐村工作隊,在社區村部廣場開展預防“幫信罪”專題法治屋場會。
屋場會上,宣講團團長兼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黃幸高以《遠離“幫信”犯罪,不做詐騙“幫兇”》為主題,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幫信”行為、“幫信罪”的概念及起刑標準、懲處措施,并列舉武陵區某社區工作人員2022年涉“幫信罪”真實案例,以案釋法警示村民們不貪圖蠅頭小利,不心存僥幸心理,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和各種支付賬號,拒做電信詐騙“工具人”。
據統計,2022年武陵區法院共審理“幫信罪”案件90件128人,其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45人,占比35.16%;社區工作人員2人,占比1.56%。其中被判處實刑的102人,占比80%;
主題宣講結束后,宣講團還與村民們進行了防范網絡幫信,守護錢袋子的問答互動,村民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一定守護好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等個人信息,不租、不借、不銷售,并積極向身邊的朋友、家人宣傳“幫信”等網絡犯罪常識,共同抵制買賣銀行卡、電話卡行為,營造安全、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