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舜帝是顓頊(zhuān xū)的后裔,但五世為庶人,處于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從小遭受虐待,在逆境中長大。舜的生母早死,父親瞽叟(gǔ sǒu)續娶,后母生弟名叫象。父親瞽叟愚昧,后母刁頑,弟弟桀傲(jié ào)不馴。自從有了象以后,后母對象百般嬌縱, 對舜則怎么看都不順眼,重活臟活都要舜去做,還常常無事生非,后來竟發展到要害死舜的地步。
有一次,后母叫舜和象去種黃豆,舜種北坡,象種南坡。她眨眨小眼睛說:“你們倆誰種的黃豆長得好,我就給他縫絲綢襖。誰種的要是不發芽,就罰他跑三天三夜。”于是舜和象就拿著豆子去種。后母給象的豆子粒粒飽滿,而給舜的卻是已經炒熟黃豆。走在路上,象聞到舜懷里的豆種發出一陣陣的香味,再聞一下自己的,卻半點香味也沒有。于是象不高興了,對舜說:“哥,媽給你的黃豆那樣好聞,我的種子沒有一點香味,我們換一下吧!”舜很愛弟弟,愿意跟他換。但是他想, 母親給弟弟的種子難道是不好的嗎?若是我的豆種不如弟弟的好,跟弟弟換了,那不會是坑了弟弟?他這一猶豫,象就生氣了,一把搶過舜的種子,在南坡上種了起來。過了一個月,后母要懲罰舜了,就把舜和象叫來,說:“帶我去看看你們種的豆子。”他們來到地邊一看,舜種的豆子枝葉茂盛,綠茵茵的。而象種豆的地里長滿野草,一棵豆苗也沒有。象怕罰跪,急得哭了起來。舜疼愛弟弟,對后母說:“弟弟年紀小不會種豆,母親要罰就罰我吧!”后母哼了一聲,拉著象,轉身就走了。不管后母怎樣刻薄虐待,舜總不放棄做兒子的職責,對父母盡孝道, 對弟弟盡兄道, 遇到自己有小過失就主動接受懲罰,以至于后母想害死他, 都找不到他的錯處。
舜在 20 歲時就因孝順父母而聞名。堯帝遍訪部落賢能的人幫他治理天下,臣下推薦說,民間有個叫舜的單身漢,雖然地位低, 但很有賢名。堯說,我也聽說過,不知實際情況怎樣,還是讓我先考察他一下吧。堯便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下嫁給舜做妻室,通過她們觀察舜在家中的表現;派 9 個兒子和舜一起勞動,觀察他在外面的表現。過了 3 年,兩個女兒向堯稟報說:舜以孝順之道和不講理的父母、弟弟相處得很和睦,還告誡我們放下架子,善待公婆,遵守做媳婦的禮節。9 個兒子也對堯說:舜十分能干,對農活很在行,會木工手藝,制作的陶器沒有一個破損的;他去河里捕魚,將好的漁場讓給別人,將改進的方法傳授給大家,將捕到的魚送給體弱的人;去歷山開荒,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啄蟲,他把沃土讓給新來的人,并教他們種植的方法。老百姓都特別尊重舜,鄰里糾紛請他排解,鄉間大事請他定奪,婚喪喜慶請他主持,舜成了大家心目中的領袖。舜住的地方,一年時間就成了村莊,兩年時間成了集鎮,3 年時間就成了城市。堯聽了很高興,便將細葛布做的衣服賜給舜,派人給他修筑了倉庫,獎給他牛羊和琴。
當舜登天子之位后,去看望父母依然恭恭敬敬,并封弟弟象為諸侯, 舜的孝心孝行最終感化了他的父母,還有弟弟象,一家人和睦相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