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圖賞 >

環球今亮點!為什么叫月下老人


(資料圖片)

人物出處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老的事跡,在唐代之前,并沒有記載。記載月老最早的文獻資料出自唐代李復言的《續玄怪錄·定婚店》。略謂: 杜陵韋固,元和二年旅次宋城遇一老人倚布囊,坐于階上,向月撿書。固問所尋何書,答曰:“天下之婚牘耳。”又問囊中何物,答曰:“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系,雖讎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 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眱苑労蠖嘤米髅饺说拇Q。這個在月下倚布囊、坐于階上、向月檢書的老人,即是后來在民間被奉為婚姻之神的月下老人。只要其用囊中紅繩把世間男女之足系在一起,即使經歷“仇敵之怨,貴州碰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等折磨,也會化解一切最終成為夫妻。

月老,民間又稱月下老人、月下老兒,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

月老這一形象最初在唐朝小說家李復言的小說集《續玄怪錄》的《定婚店》中出現。記載了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巧遇月下老人。宋城縣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把韋固原來住的廳毀旅店題名為“定婚店”。月老由此而來,此后世代相傳,男女老少咸知。月下老人后來也成為媒人的代稱。

月下老人以紅繩相系男女,確定男女姻緣,體現了唐朝人對愛情與婚姻“前世注定今生緣”的認知態度。對于從前那種結婚一定要講求門當戶對的觀念來說,月老的婚姻觀念顯然有了很大的進步。

關鍵詞: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