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上市公司 >

一個偉大民族和她燦爛的文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人:他們的故事和文化》賴德烈 著 陶李春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將要講述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和她燦爛的文明。故事里充滿了美好的愿景和卓越的成就,亦充滿了凄楚的悲劇。數以億計的人出現在這個故事里,他們是幾千年來人類族群中最大的一個。故事前后橫跨五千余載。20世紀發生的事情,讓東西半球上的人愈加感知到中國人的重要性。20世紀以前,雖有漢唐時代的陸上絲綢之路貫通東西,元明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連接亞非,但是,中國人的影響力更多還是囿于東亞和南亞。東部無邊的海洋,北部荒涼的沙漠,西部高聳的山川,南部密布的叢林,阻隔了中外往來交流。中國人收到國外花樣眾多的貢品,但他們依然建立了自己別具一格的文明,這種文明強有力地影響了他們的近鄰,尤其是日本人、越南人和朝鮮人。人類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尤其是絲綢、茶葉、瓷器、紙張,以及包括繪畫在內的藝術品都發源于這種文明。然而,19世紀中葉以后,西方入侵引發文化和政治革命,中國人的思想和制度經歷了更為激進的變化。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唯有透過歷史角度,方能最大限度地去欣賞中國人及其取得的成就,才能明了,他們與我們一樣,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爭取更好的生活。中國人頗具歷史意識,喜歡從歷史中觀照自身,我們倘能追根溯源,便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文明。

書中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中國的地理環境,然后依時為序,講述其歷史沿革和文化發展。第二部分分專題介紹了中國主要時期的文化和制度,包括人口、政府、經濟、宗教、家族、藝術、文學和教育等。

作者要對他的母校耶魯大學致以深忱謝意,因為正是在這里的求學時代,他開始接觸中國歷史,正是在這里的執教生涯,學校給予他教授中國歷史的機會,本書即由此而生。本書的價值不在于有新發現,而在于對中國歷史研究做個總結和闡釋。沒有人比作者更了解這項工作之繁難。哪些內容該講,哪些內容不該講,以及講多講少,講深講淺,煞費心思。學術進步,一如后浪推前浪,隨著后來者對中國歷史了解日深,書中內容難免過時。然而,本書也有可能成功地對專家們所熟稔的內容進行相對中肯的總結,進而鼓勵他們在其涉足領域 深入鉆研。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教育重在多維思考,獨立判斷。作為歷史學者,我們應該盡力提供較多的事實,讓學生進行選擇判斷的范圍更為廣泛。這是因為任何一位歷史學者都無法做到毫無偏見地去撰寫歷史。如果他說他所寫的內容皆為客觀事實,他要么是盲目地自欺欺人,要么便是試圖讓他的讀者喪失警惕。對事實的選擇,需要歷史學者對眾多人物和事件的相對重要性進行研判。本書作者明了自身的偏見:他生于西方,長于西方,自幼接受西方教育,難免會從局外人的視角來觀察中國大地上發生的事情,而不會像一個中國人那樣去看待它們。他試圖做一個客觀的陳述者。但他明白,他對中國人所抱有的深切同情,他對中國文化的高度贊賞,很可能會讓人產生誤解,覺得他是在為中國人進行辯護。實情到底如何,相信大家掩卷自明。

(賴德烈為20世紀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耶魯大學傳教史和東方學教授;陶李春為本書譯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