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上市公司 >

《千字文》解字:四

“四”,古字象形為四根并列橫向放置的蓍草根莖形象,蓍草是用來占卜的。


(資料圖)

金文象形為將某物體分成四部分的情形,這也是現代詞匯“四”的雛形。

華夏先民們的數理意識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部落時期,女媧氏用五色石推演九宮格,采用的是五進制計算法。到了父系氏族部落時期,伏羲氏用占卜的蓍草推演出八卦圖,采用的是二進制計算法。也許二進制計算法過于玄奧,且計算也過于復雜,后世仍然恢復了五進制計算法,并根據五進制計算法發明了算盤。

在早期的算盤中,在算盤方框之內并列設置了十三條縱向的豎檔,象征著十二個月加上一個閏月,并和一根橫向的橫梁相交,象征著用一年時間將所有的月份串連起來。在每條豎檔的橫梁下方設有四顆盤珠,每顆盤珠代表整數值“1”,橫梁上方設有一顆盤珠,代表整數值“5”。橫梁上下采用五進制計算法,豎檔左右采用十進制計算法。

若將位于算盤橫梁下方的一顆盤珠向上撥動貼近橫梁,相當于“一”即一根橫向放置的蓍草,代表整數值“1”;若向上撥動二顆盤珠,相當于“二”即二根并列橫向放置的蓍草,代表整數值“2”;若向上撥動三顆盤珠,相當于“三”即三根并列橫向放置的蓍草,代表整數值“3”;若向上撥動四顆盤珠,相當于“四”即四根并列橫向放置的蓍草,代表整數值“4”。若繼續增加數值,此時必須將貼近算盤橫梁下方的所有盤珠全部復歸原位,然后將算盤橫梁上方的一顆盤珠向下撥動貼近橫梁,此時為“五”,代表整數值“5”。“五”的古字象形為天地交合的情形,也是中華傳統五行理論的起源。

若還要繼續增加數值,再將算盤橫梁下方的一顆盤珠撥動貼近橫梁,此時為“六”,代表整數值“6”,“六”的古字象形為人們居住的房屋形象,寓意固定、穩定、安定的意思。若此時繼續向上撥動一顆盤珠,此時為“七”,代表整數值“7”,“七”的古字象形為一根蓍草從中間切斷的情形,寓意每個月的月相以七日為一個周期。若再向上撥動一顆盤珠,此時為“八”,代表整數值“8”,“八”的古字象形為分開、分別的情形,寓意開闊、通達、富于變化等意思。若還向上撥動一顆盤珠,此時為“九”,代表整數值“9”,“九”的古字象形為北斗九星的形象,是最大的陽數。此時若還要增加數值,則必須先將貼近算盤橫梁兩邊的所有盤珠復歸原位,從緊鄰左邊豎檔的算盤橫梁下方撥動一顆盤珠貼近橫梁,此時為“十”,代表整數值“10”,“十”的古字象形為將橫向放置的所有蓍草根莖收攏捆扎起來縱向放置的形象,表示歸攏、齊備的意思。

所謂“志在四方”,出自《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于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是指不局限自己,不束縛自己,志向遠大。

與君共賞宋代楊萬里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