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鞏兆恩 報道
8月29日晚間,中創新航(HK.03931)公布2023年上半年中期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創新航實現營業額約人民幣122.95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4.1%:凈利潤約人民幣2.66億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長60.8%;總資產約為人民幣1002.81億元,同比增長10.9%;凈資產約為人民幣449.06億元,同比增長8.0%。
(相關資料圖)
對于業績的增長,中創新航表示,報告期內由于集團產能逐步釋放,產品線更加豐富,細分市場覆蓋度、滲透率提升,以及客戶需求進一步多元化,推動集團經營業績持續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收主要來自于銷售動力電池、儲能系統產品及其他。
具體來看,上半年,動力電池銷售產生的營收103.77億元,同比增長20.0%。對此,中創新航表示,該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產能釋放,產品線不斷豐富,市場和客戶需求增長,核心客戶合作粘性持續增強,配套客戶進一步多元化,以及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業務的持續高速增長。
據韓國研究院SNE Research公開數據顯示,2023上半年中創新航累計實現裝機量13GWh,同比增長58.8%,占據全球4.3%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6,在其前面的還有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中國企業。
同時,受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與需求上漲,該公司儲能系統產品也在上半年實現了強勁增長,營收達19.17億元,同比暴增268.1%。中創新航在報告中表示,上半年集團持續開拓境內外儲能系統等市場業務領域,全面覆蓋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等各類應用場景,隨著儲能應用市場的發展,銷量持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2023上半年,該公司來自境外地區的營收為3.75億元,去年同期僅為1.74億元,實現翻倍增長。海外業務呈現迅猛上升態勢,也意味著中創新航的出海業務逐漸“起勢”。
據悉,目前,中創新航已與葡萄牙政府簽約建設鋰電池生產工廠,用于生產電極片、制造電芯、組裝、包裝和制造電池外殼,預計2025年底投產,年產能達15GWh。今年以來,中創新航又攜手多個車企發力國際市場,包括取得了本田汽車正式供貨資格、實現中鎳高電壓三元電芯在Smart精靈#3車型的全系首發等,帶動其動力電池全球出貨的進一步提升。
此外,中創新航還在報告中稱,下半年將進一步在技術方面發力,包括繼續完成4C超快充方形電池產品推廣、推出全新結構的頂流圓柱電池技術以實現6C快充支撐高能超快充場景應用等方面,確保公司產品在應用領域的競爭優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