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王傳福猛男落淚,比亞迪瘋狂賺錢

作者丁廣勝


(資料圖)

出品網易科技智見焦點

廝殺告一段落,成績揭曉。

降價、吵架、還有眼淚,充斥在這略顯漫長的2023上半年。

先看一組數據,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151.78萬輛,特斯拉是54萬輛、理想汽車是14萬輛、蔚來汽車7.5萬輛,小鵬汽車4.14萬輛。

特斯拉銷量已經非常可怕,但和比亞迪的車海戰術相比,差距明顯。

造車新勢力層面,理想汽車依然遙遙領先,蔚來和小鵬隨后,不僅如此,長城新能源、哪吒等也分別拿到9萬輛和6萬輛的成績單。

多品牌賺大錢

如果說車企品牌都需要強調定位或消費群的話,比亞迪是:我都要。

通過半年的輾轉騰挪,比亞迪已形成比亞迪品牌、騰勢品牌、仰望品牌、方程豹品牌矩陣。比亞迪品牌里包括王朝、海洋。

各有分工,騰勢N7、騰勢N8、仰望U8等車型,幫助比亞迪鏖戰高端,方程豹則定位中高端,王朝、海洋等繼續在10萬-30萬龐大的主流市場廝殺。

王傳福要的,是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化的全覆蓋。

這還不夠,聽說競爭對手在降價?比亞迪強推一波海鷗、宋PLUS冠軍版等新車型,主打性價比,宋PLUS DM-i冠軍版算是小改款車型,7月交付,比亞迪對于它成為新爆款寄予厚望。

爆款戰略,比亞迪屢試不爽,爆款之下,是王傳福在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里程碑時的猛男落淚。

2023年1-7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151.78萬輛,同比增長88.81%。其中,DM插混車型累計銷售約75.77萬輛,同比增長91.4%。

一個背景是,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產銷節奏有所放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9.1萬輛和452.6萬輛,同比增長40%和41.7%。

銷量成果體現在收入中,比亞迪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01.24億元,同比增長72.72%,實現凈利潤109.54億元,同比增長204.68%。

當車圈其他品牌還在為現金流苦苦掙扎,比亞迪的賺錢速度已經可見一斑。

下血本真投入

賺到錢如何投入到未來的增長,求穩還是激進?這是一個好問題。

首當其沖的是人才,還記得王傳福在今年4月振臂高呼,比亞迪未來2-3年會用人海戰術,用大量的研發人員來保持顛覆性迭代的能力。

“拼的是工程師,拼的是垂直整合的能力,拼的是市場戰略,拼的是規模優勢。”

他還透露,比亞迪當前有6萬名工程師,今年還會招聘3萬名應屆生工程師,其中60%是碩士和博士,700到800名來自于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畢業生。

人才背后看研發投入。

財報顯示,2023上半年,比亞迪研發投入 142.46億元,同比增長120.2%。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已經大幅超過同期凈利潤。

技術護城河方面,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云輦、DMO超級混動越野等,都已經成為比亞迪工具箱里的核心武器。

比亞迪說,我們平均每個工作日都要遞交19項專利申請,獲得15項專利授權。

敢出海要增量

如果說得出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完成彎道超車的結論為時尚早,那說我們已經成為國外巨頭非常忌憚的對手一點都不過分。

前有比亞迪等老牌車企出海,后有蔚來汽車賣到歐洲,大眾汽車“屈尊”牽手小鵬汽車。不勝枚舉。

蔚來已在歐洲開立5家NIO House,分布于北歐、德國、荷蘭;7家NIO Space,主要分布在北歐以及丹麥。而小鵬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和小鵬汽車的G9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B級電動汽車車型,此舉勢必影響到大眾汽車的全球布局。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預測2030年歐洲純電汽車滲透率將達到70.7%,要遠超國內水平。

是該抓點緊了。

從比亞迪的數據來看,出海已經成為新增長引擎。今年1-7月,比亞迪海外銷售超9.24萬輛新能源汽車,已超2022年全年5.59萬輛的海外銷量。

截至目前,比亞迪乘用車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阿聯酋等54個國家及地區。今年7月,比亞迪宣布將在巴西投建三座全新工廠,謀劃全球布局。

我們再把視線拉近點。

據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在泰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占比已超70%,從BEV(乘用車)累計新注冊量來看,比亞迪以35.4%的份額排名第一,哪吒汽車以18.8%的份額排名第二,上汽以16.1%的份額排名第三,特斯拉和長城分列第四和第五。

一切跡象都表明,中國汽車征戰海外正當時,不同于國內市場的紅海競爭,彼岸的海外新能源市場滲透率遠不及國內。一大片藍海亟待開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