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深度報道 >

海南心臟疾病患者去美國求醫卻被醫生勸回

術后,黃偉劍給劉女士做檢查

“美國醫生建議我回國手術。他說這個技術原創在中國溫州,溫州醫生做得比他們好。”昨天,來自海南的劉女士(化姓)告訴記者,經美國醫生介紹,她近日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了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目前恢復良好,已于周一出院。

心臟信號通路出問題,她隨時可能猝死


【資料圖】

今年61歲的劉女士,平時身體好到“幾乎沒有進過醫院”。不料,去年退休后不久,她的身體卻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心臟很不舒服,頭暈得厲害,扶著樹才能動。”心電圖檢查發現,劉女士得了一種叫做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心臟疾病,如不及時治療,隨時有可能發生猝死。

要解決房室傳導阻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劉女士在當地醫院接受了心臟起搏器的植入手術。但是術后劉女士的癥狀卻仍然沒有緩解,隨訪時發現起搏器工作不正常,因為心房電極脫位,又做了第二次手術,重新調整了心房電極,但術后不幸再次脫位,起搏器仍未正常工作。

美國醫生推薦了溫州醫生黃偉劍

得知母親的病情,遠在美國的女兒建議劉女士到美國求醫,并為她預約了休斯敦衛理公會醫院德貝基心臟中心的一名專家。這是一家全球心血管外科醫生景仰的“殿堂”級的美國醫院,曾完成過很多全球首例的心臟手術。

美國專家在看了劉女士的病歷,并給她做了詳細檢查之后,卻給她提出了建議:“去中國溫州找WeijianHuang醫生,他的手術做得比我們好。”“是廣州嗎?”聽到建議,劉女士的第一反應是美國專家口誤了:“溫州雖然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前沿,但頂尖的醫學專家肯定是集中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

“No!No!No!WENZHOU!”怕劉女士沒找對人,這名專家打開網頁搜索他口中的“WeijianHuang”醫生。劉女士才得知,這名被美國同行推崇的中國醫生,就是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黃偉劍教授。

聽了美國頂尖心臟中心的專家的推薦后,劉女士一家人決定回國到溫州做手術。

洋大夫跟著溫州醫生學起搏技術

“因為黃偉劍教授在心臟起搏領域的杰出貢獻,得到全球同行包括歐美專家的一致認可、敬佩和尊重!”浙江省醫學會心血管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心內科主任傅國勝主任表示。

據悉,來自溫醫大附一院的希浦系統起搏術(包括希氏束起搏和國際原創左束支起搏新技術),讓全球超過數萬例患者恢復正常心律,改善心衰。其中溫醫大附一院已開展3000例,去年在國內完成該手術超過1.4萬例,在溫醫大附一院團隊的積極推廣下,國內各大中心獨立和聯合完成大量臨床研究證實該起搏術是最生理的方式,逐步成為生理性起搏的主流方法,也促進和提高中國醫生在該領域的國際地位。

為了彌補傳統起搏術的缺陷,2011年起,溫醫大附一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在國內最早提出和嘗試希氏束起搏技術,并取得成功。在希氏束起搏的基礎上,黃偉劍團隊又首創左束支起搏。據悉,這項重大技術創新,拓寬了適應證,而且費用更低,為需要起搏治療的心衰患者帶來新的曙光。2018年,首先在國內公開左束支起搏技術,至今已有600多個醫學中心開展。此外,溫醫大附一院起搏團隊帶著原創技術走到全球,包括美國、歐洲及亞太等發達國家進行積極推廣和交流,接受起搏技術“溫州經驗”培訓的洋醫生達上千人,國外醫師也相繼開展此項技術,已經寫入國際指南并全方位推薦。包括給劉女士看病的美國專家,也都是向中國醫生學習希浦系統起搏術,還是黃偉劍教授的粉絲。

“用傳導束起搏幫助有需要的患者,感謝黃偉劍。”全球頂尖電生理起搏專家BenjaminJ.Scherlag在學習中國技術后,曾在國際交流平臺上發出這樣的感嘆。

“中國有很多醫學技術,已經超越歐美等發達國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黃偉劍說,2021年,他牽頭編寫了《希氏-浦肯野系統起搏中國專家共識》,這是全球首部希浦系統起搏專家共識,也是中國人在醫學科研上又一次引領世界的標志。這部共識基于大量中國學者的研究形成,標志著我國在起搏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希浦系統起搏更是引領全球。

原標題:

海南心臟疾病患者去美國求醫卻被醫生勸回——

“溫州的醫生做得比我們好”

記者何群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