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數字化時代在不斷開闊我們視野、便利我們生活的同時,將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放大了。大家的生活,都過得越來越好,以至于現在許多人都將我們已經超越發達國家的論調都搬了出來。
事實如此嗎?
當然不是。畢竟,每天的家長里短、領導的嫌棄鄙視、朋友的愁容滿面,都在提醒我們現實是什么樣的。
【資料圖】
只不過,當我們下班回到家里,打開手機開始進入網絡世界,就發現大家的生活怎么都這么美好。
前一秒還在線下跟你喝酒吐露不快、背負房貸壓力的兄弟,回到家就在社交平臺上秀了一下“對自己好點,沒事出來改善個生活”。
大家的生活,看起來都是那么愉快輕松。當然,也不乏有些人,在網絡上混的風生水起,直接揚言年入六十萬以下都是窮人,自己手里幾套房子,讓人乍一看就感覺,現在中國人真是都好有錢啊。
事實上,現在之所以那么多人站出來宣揚自己的財富,并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真的有錢,或者是他們硬裝一下。
其中的大部分人,大多是為了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混上一口吃的,所以要發表一些能夠吸引大家眼球的言論。那些名車豪宅的圖片,多是一套流程化的套路,為了培養某一個賬號而從其他地方找的圖片。
所以說,在中國真有那么強的消費能力,或者說一般消費能力的人,占的絕對是少數。即便現在城市戶口的人數在增多,但是大家搬到城市里并不意味著就有了城市人口的消費水平。
我們大可以推斷一下,就算是一個正常的城市戶口的人,家里有10萬塊錢的存款,并且房子和車子都已經自由,這樣的家庭,在中國算得上什么水平。要想從客觀層面上合理推斷,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先從我們國家的國民收入水平和消費狀況入手。根據國家統計局信息,在2021年的時候,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萬元左右,與去年相比較增長了8%。而人均消費支出是2.4萬元左右,增長率達到了12.6%。
由此可見,在正常水平,正常人的月收入是3000-6000元之間不等,月入過萬的人群依然是少數,只是個別太有錢的個體拉動了人均消費水平。在眾多城市里,還有許多人都是沒有房子的。
其次,在我國居民的負債方面,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約有2億個家庭,背負的總計房貸高達38萬億元。我相信對于在座的許多朋友以及大家身邊的朋友,房子許多都是20年貸款甚至30年貸款,每個月的房貸都在2000-8000之間不等。
雖然這讓許多人看起來是有房的,但是背后的貸款壓力非常大。能夠全款買房或者在城市里沒有房貸的壓力的人,依然是少數。
就這兩點而言,如果一個家庭沒有房貸和車貸的壓力,并且有10萬元的存款,已經可以說得上是人上人了。
中國許多人混得不錯,實際上都是表面上看著不錯,有車有房,每個月幾千塊錢的穩定收入,但是真到了一下子拿出來幾十萬的時候,多少家庭不是靠借錢?
畢竟,每個月的收入,房貸車貸就吞掉了一多半,要是再有孩子,其他的各種費用支出,幾乎是月月不剩下錢。
如果沒有房貸車貸,再有10萬塊錢存款,那么毫無疑問,已經超越了90%的家庭。這樣的家庭,要么就是拆遷戶,送了套房子,要么就是從上一代開始就已經在城市打拼,住著上一輩的老房子。
當然,當自己家的孩子長大后,他們也要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湊出來給孩子買新房子的首付的錢。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即便是有房有車無貸款壓力的家庭,在到了孩子成家立業的時候,也很難一次性拿出幾十萬的巨款。
所以那些專家說的一年收入幾十萬的水平還算窮人,那許多人都屬于貧困戶口了。
除此之外,即便能做到這一步,等老了之后也是問題,有無退休金又是一項關鍵因素。
如果老了沒有退休金,十萬塊存款也不夠花幾年的。當然,中國有退休金的人數占比也并不高,不過隨著國家福利的升級,其實許多人都能在老了之后領取到一些微薄的養老金。
看了這些,大家還覺得中國遍地是有錢人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