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俊
(資料圖片)
編輯 |真梓
封面來源|企業官方
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長期處在千行百業前列。
肉眼可見,這一頭部選手的數字化轉型進程還會持續加速——就在近兩年,《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陸續發布,從基礎設施、技術發展、深化應用等方面,更明確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金融科技服務商的重要機會同樣蘊藏其中——作為最貼近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角色之一,它們必然會一起推進這些新要求落地。
在國內,服務于金融客戶的IT服務商達到上百家之多。而在眾多服務商里,恒生電子位于“最懂”隊列。
這家如今市值超700億的A股上市公司,于1995年成立于杭州,2003年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專注金融科技服務已達近30年,為證券、期貨、基金、信托、保險、銀行、交易所、陽光私募等超過2000家金融機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自2008年起,它已連續15年入選IDC 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強榜單,2022年位列全球第24位。
作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深度參與者,恒生電子執行總裁官曉嵐在肯定2023年金融行業持續向好的發展前景后,告訴我們幾點最新觀察:近期越來越多的政策發布,鼓勵金融機構IT轉型和技術創新,將促進更多機構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另外,金融機構也愈發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的中臺化業務模式轉型,通過統一調配資源,提升客戶體驗和業務競爭力。
而如果要指出一個最受金融業關注的技術方向,必然是人工智能。“有位金融機構的高管告訴我,在ChatGPT出現后他要求人力資源部盡快評估崗位影響,以及是否要提升對于技術人才的招聘。”官曉嵐舉例。
在數字時氪和官曉嵐對話的6月初,恒生電子已開始探索金融行業大模型應用。雖然當時還有些細節需要琢磨,但恒生電子已明確要以模型合規、數據安全和投入可行性(比如算力)為基礎追蹤這項技術。6月底,恒生電子金融行業大模型LightGPT問世,并將于9月底完成新一輪升級、開放試用接口。
“我們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讓金融變簡單,將技術充分消化并安全地應用于各個金融服務場景中?!惫贂詬箍偨Y,充滿變化的2023年對恒生電子來說,既是充滿戰略意義的一年,也是持續證明價值的一年。
以下是對話部分(經編輯):
數字時氪:今年以來,我們看到有更多的金融政策發布。在你看來,這對行業意味著什么?
官曉嵐:近期,中證協印發《證券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券商積極推進技術架構轉型和技術創新,加強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這與我們的工作非常契合,也是我們繼續努力的方向。此外,金融行業自主可控建設在當前背景下顯得更為必要。
從我們的認知看,數字經濟在整個國家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在這方面,我們如何利用好新興技術變得非常重要。
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數字化轉型實踐報告及案例匯編(2022)》顯示,2021年證券行業重視信息技術的投入,投入金額達到了338.2億元,同比增長28.7%。而且有10家券商的信息技術投入超過10億元。在《證券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計劃(2023-2025)》也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券商在2023年至2025年的三個年度中,將信息科技的平均投入金額定為不少于上述三個年度平均利潤的10%或平均營收的7%。我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券商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建設的重視和投入。
數字時氪:比如什么樣的新技術是金融機構現在非常關心的?
官曉嵐:人工智能很重要。有位金融機構的高管告訴我,在ChatGPT出現后他要求人力資源部盡快評估對哪些崗位會產生影響,是否需要招聘更多的技術人才等。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技術在業務中的應用可能會迅速增加。
數字時氪:理論上大模型引領的AI浪潮正在席卷各行各業。那么在AI方向上,恒生電子具體會做些什么?
官曉嵐:雖然強人工智能的出現可能還相對遙遠,但當前的技術已經可以為我們所用。
根據我們的理解,像金融這樣的垂直領域,在大模型的應用上,在領域知識能力、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算力成本、使用邊界等方面都有著更多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建立專屬的行業大模型,以承接金融行業的特定需求。對于金融機構來說,使用行業的能力,然后在自身基礎上進行進一步訓練,將大模型技術應用到業務中非常重要。
在看到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前景后,恒生便將大模型作為AI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目前,我們已經發布了自研金融行業大模型LightGPT。LightGPT使用了超4000億tokens的金融領域數據和超過400億tokens的語種強化數據,并以之作為大模型的二次預訓練語料,支持超過80+金融專屬任務指令微調,使LightGPT具備金融領域的準確理解能力。
此外,針對金融業務應用大模型的實際需求,我們還推出基于大模型技術打造的,面向投顧、運營、合規等業務場景的金融智能助手光子,以及升級后的智能投研平臺WarrenQ,包含WarrenQ-Chat和ChatMiner兩款智能工具。它們會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應用大模型技術。
另一方面,我們也與華為云、阿里云等國內廠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基于大廠的算力和通用大模型以及恒生在金融領域積累的領域知識和金融業務場景應用能力,共同推進金融行業大模型建設和行業應用場景創新。
相信隨著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開展,我們將逐漸找到一條可行的道路,既符合法律法規,又滿足業務需求,為金融數智化提供支撐。
數字時氪:今年還有一件大事是國家數據局成立了,這對金融行業有什么影響?
官曉嵐:國家數據局的設立對于社會提升數據治理能力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在過去,我們大多在需要使用數據時才關注數據價值。同時,在數據的產權歸屬、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開發利用方面也存在很多困難。國家數據局的成立將有效推進數據基礎制度的構建,促進和激勵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
其中,國家數據局的意義之一就是建立合規高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將數據生產要素根據規范重新梳理,并加強數據流通,使數據更能體現出它的價值。此外,數據具有與商品不同的特點,商品使用后其價值可能減少,而數據使用后可能價值更高。因此,數據作為全新生產要素的管理,其內涵特征和市場化、價值化邏輯需要全新的治理機制和治理模式,需要由國家數據局來明確和制定。
有了數據管理機構,對于金融行業和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行業來說,可以更合規、更有效地開發利用數據資源。同時,數據的來源更加豐富,使用起來更可靠,我們也不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去清洗數據等。因此,國家數據局的設立在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能夠帶來巨大的效益。
數字時氪:不論是政策推動還是新技術、場景的出現,2023年確實很不一樣。整體在2023年上半年,恒生電子發現頭部客戶的需求有什么變化?
官曉嵐:今年各方面都恢復到相對正常的狀態,這給了我們比較大的信心。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它們最根本的宗旨沒有改變。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參與者,證券公司也在以客戶為中心,加快業務的轉型升級。
有幾個方面是明顯的,牌照業務中臺化和服務能力中臺化。證券公司過去各業務條線以業務牌照為劃分的服務模式向“服務個人客戶的財富管理”、“服務機構客戶的機構服務”、“服務政企客戶的企業金融”三大業務模式轉型,提升客戶體驗和業務競爭力。
在財富管理領域,將重點圍繞客戶分層服務、產品篩選與創設、全鏈條投顧陪伴服務等方向,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能力,助力金融機構提供全場景、全天候的實時精準財富管理服務。
在機構服務領域,機構客戶的需求更為全面和專業,這包括投資交易、托管外包、投資研究、資券服務、衍生品、產品代銷等等。我們需要識別不同客群的需求,并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為機構客戶打造一體化服務渠道或門戶等全方位的數字化賦能支持。
另外,企業金融服務也是重要的方向。2023年券商將把投行、資管、研究等業務板塊形成聯動,從企業的上市、投融資工作、市值管理、境內外業務、財富管理、發展規劃、股權激勵等需求出發,形成多元化、多維度、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
綜上所述,從這些方面來看,提供一體化的數字化服務能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數字時氪:或許不同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能力也不同,我們在服務不同客戶時,會怎樣判斷這一能力?
官曉嵐:恒生電子幫不少金融機構做過數字化轉型工作,我們內部也做了一個度量模型來評估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成熟度。
我們將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成熟度分為0到5級,其中0級代表剛剛起步階段,而5級表示完全以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根據我們的觀察,目前大多數金融機構處于2級和3級的水平,少量機構已經達到4級,甚至有一些局部達到5級。金融機構要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持續提升數字化轉型能力,并逐步提升數字化轉型的理念。我們需要從容易實施的業務開始,逐漸擴展到更復雜的業務,并推動管理和決策層面的數字化轉型,才能讓整個行業向4級和5級的成熟度發展。
我認為銀行,尤其是頭部銀行,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表現較好。證券領域也有一些機構做得不錯,但要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仍需要更多努力。目前機構在財富管理方面投入的比較多,所以在財富管理方面的轉型表現不錯,但在其他領域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度量模型評估轉型程度,幫助機構了解自身的發展階段,并為未來的改進提供指導。
數字時氪:你覺得和此前對比,當下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大變化是什么?
官曉嵐:數字化轉型已經被提及了幾年,各個領域在一定程度上都接受了這個概念,并且開始將其應用到業務中。
今年,我們明顯感覺到客戶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不再只是想著通過招標建立一個系統來完成這個任務,而是更傾向于咨詢和尋求專業的意見。例如,在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方面,客戶會更多地梳理出下一步要完成的任務、目標,然后再著手改造和實施這些事項。這種方式的改變使得數字化轉型的章法與以前有所不同,客戶更多地開始從解決方案的思路來考慮問題。
現在越多越多的金融機構意識到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而是一個戰略級的事情。IT部門的角色更多地是幫助業務部門更好地落地業務,而如何轉型還是需要業務部門自己思考清楚。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數字時氪:剛剛我們談了金融行業今年會有很多新變化,那么相應地恒生電子今年會有什么變化?
官曉嵐:今年,恒生電子的年度口號是“全面項目管理”。
我們注意到隨著金融業務復雜度在不斷增加,新一代系統需要更大規模的團隊來應對挑戰。項目管理變得尤為重要,不僅需要內部團隊的努力,還需要客戶的參與。因此,我們決定將項目管理理念貫徹到更廣泛的范圍中。無論是上線實施的項目、開發項目還是管理項目,都希望能夠采用先進的項目管理思路進行管理,以確保工作更加到位。從更廣泛的層面,我們認為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機會,可以使我們在許多方面實現顯著提升。
數字時氪:這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官曉嵐:我們在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其中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讓金融變簡單,要將技術充分消化并安全地應用于各個金融服務場景中。
第二個方面是確保行業信息安全。安全是金融行業和金融科技發展的核心。自主可控是我們的重要職責之一。我們需要將其落實到位,才能真正保障金融業務信息安全水平。
第三個方面是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推動理念的建設。在這方面,我們需要推動組織、管理、人才、理念、文化、流程等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為此,我們也跟高校、研究機構等建立聯合合作,通過培養數字化人才、推動一些細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研究等方式,真正實現數字化理念心智上的轉變。
我們正在建設「ToB領域」主題交流社群,歡迎掃碼添加數字時氪小助手,并發送名片或者個人介紹,我們將為您持續推薦相關產業信息和活動。
更多活動信息及行業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數字時氪”(微信 ID :digital36kr),期待您的到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數字時氪”(ID:digital36kr),作者:數字時氪,36氪經授權發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