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2026年全球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預測

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0%,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年度增長速度,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也成為穩定經濟增長新引擎。


(相關資料圖)

2026年全球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預測

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字化轉型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產業變革的本質特征,成為產業追逐的熱點和企業轉型的新風口。《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指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未來數字經濟將占半壁江山,轉型支出高速增長。2021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將達45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的50%,而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8.5萬億美元,占據全球經濟的55%。

而全球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5215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12475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9.1%。數字化轉型市場已細分為五個主要區域:北美、歐洲、亞太地區、拉丁美洲和MEA(中東和非洲)。預計亞太地區在預測期內將以良好的速度增長。

2023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數字出版前沿技術發展與應用分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論壇中,華為云中國區副總裁張東生發表“以技術驅動創新,構筑出版行業數字化新想象”

在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上,業內人士說,將研究制定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園區推廣應用,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建設一批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

我國數字經濟平臺已形成的海量數據積累、智能分析研判、賦能企業發展、創造更多需求等優勢有待充分釋放。應統籌工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人工智能、跨境電商四類平臺協同推進,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經濟回升向好注入數字新動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數字化轉型釋放保險行業“效率紅利”

數字化已成為險企發力重點,并逐漸成為公司業務轉型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強化業務能力、促進降本增效等方面釋放出的“效率紅利”日益凸顯。

從銷售端看,險企數字化銷售不斷提速,互聯網購險渠道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今年2月初,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人壽壽險”)保險商城正式上線,初步形成“一個平臺、矩陣投放、萬千觸點、全域鏈接”的互聯網直銷新模式。中國人壽此前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公司數字化銷售能力進一步加強,互聯網保險業務快速增長,監管口徑下總保費達628.96億元,同比增長88.3%,中國人壽壽險App注冊用戶數達1.29億,月活人數同比增長6.8%。

人保財險也在加快推動互聯網自營平臺創新步伐。該公司2022年重組總分互聯網保險作戰團隊,搭建公司新媒體營銷矩陣,探索客戶運營策略創新,打造具備互聯網特色的產品體系。據了解,該公司不斷優化車險“一鍵續保”,已實現客戶最快一分鐘內就可完成車險線上自助續保,自2022年至今,車險“一鍵續保”的客戶觸達率超50%,承保轉化率約9%。

近十年來,我國互聯網保險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2年,互聯網保險的保費規模從290億元增加到4782.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2.3%。

疫情期間,用戶對互聯網更加依賴,加速了保險數字化進程。調研發現,消費者在購險渠道的選擇上,已經表現出明顯的線上化偏好,未來這種趨勢會更加明顯,其中線上專業購險保司/平臺的增長潛力最大。隨著“90后”“95后”尋求保障的意識越來越強,消費能力不斷提升,這些互聯網“原住民”將不斷釋放購險需求,互聯網將成為未來購險的主力渠道之一。

隨著新技術不斷創新和優化,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嵌入行業場景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增加。

從中國人壽上半年工作會議了解到,該公司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速,協同發展再上新臺階,營銷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此前,該公司發布的壽險理賠服務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智能化處理理賠案件超710萬件,理賠智能化率超70%。太保壽險數據顯示,上半年91%的個人客戶通過線上申請理賠,理賠服務滿意度達92%;為37萬人次客戶提供AI理賠審核決策,件均審核時效3.2秒,醫療險最快17秒審核結束。

此前,眾安保險發布了保險行業首份AIGC(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應用圖譜,并帶來眾安AIGC中臺靈犀及首批保險垂直場景AIGC應用工具。據介紹,為了幫助保險機構更好適配AIGC能力,靈犀可以允許機構用戶在大模型內嵌入行業專業領域知識庫,實現AIGC在保險垂直領域應用快速適配。

政策面上,2022年初發布的《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在業務經營管理數字化方面,要打造數字化的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圍繞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和重要產業鏈,加強場景聚合、生態對接,實現“一站式”金融服務。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利用大數據,增強普惠金融、綠色金融、農村金融服務能力。

《報告》顯示,保險服務全流程的數字化將逐漸成為行業標配,產品研發、精準營銷、風險管理、理賠服務等各個環節的線上化、智能化將持續升級。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與保險價值鏈各環節的融合將進一步強化。從長遠來看,隨著保險科技應用能力的提升,風險的可保邊界將不斷拓展,保險保障的廣度和深度將不斷增強。

主要為保險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IT解決方案的新致軟件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表示,從人工智能在保險行業落地路徑看,一方面為保險公司項目收入,近年金融機構將會在數字化轉型上有較大投入,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相較傳統的應用系統,各家公司在后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比拼的一個重點就是人工智能方向的技術實力;另一方面是智能化服務收入,險企在信息化和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形成一定能力后,會轉到智能化的服務場景,從業務角度來講,就是從原來的項目建設轉向應用服務,可能從盈利模式上將會帶來更大的突破和發展。

《2023-2027年中國數字化轉型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鍵詞: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