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恒大物業復牌首日跌超40%,市值縮水百億;在管面積達5.06億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出品|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陳盼盼

停牌16個月后,恒大物業成為第二家復牌的恒大旗下上市公司。

8月3日,恒大物業(06666.HK)復牌首日跌超40%,截至發稿, 報1.19港元/股,總市值為128.65億港元。

圖片來源:雪球

2021年3月21日,恒大物業宣布停牌,原因系其在審核2021年年報過程中發現,有約134億元存款作為公司對外提供的質押保證金被相關銀行強制劃扣。在停牌前,恒大物業股價為2.3港元/股,市盈率5.91倍,市值248.65億。

根據港交所給出的恒大物業復牌指引,恒大物業復牌需滿足六個條件:

一、刊發財務業績及處理任何審計修改;二、證明公司符合上市規則第13.24條;三、對質押擔保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進行獨立調查,公布調查結果并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四、向市場發布公司的重要資料;五、證明并無有關管理層誠信問題;六、進行獨立內部監控檢討。

其中,針對復牌指引一,恒大物業于今年6月補齊3份年報。其中。2022年,恒大物業錄得營收118.09億元,同比下跌10.5%;毛利率約為23%;擁有人應占利潤約14.23億元,同比扭虧為盈。與恒大汽車、中國恒大百億、千億級虧損相比,恒大物業的財務指標相對健康。

因此,恒大物業在最新公告中透露,“集團的業務可行及可持續發展,具有足夠之業務運作并且擁有足夠價值之資產支持其運營,以符合上市規則第13.24條之規定,支持公司股份繼續于聯交所上市。”

恒大物業介紹,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司總簽約建筑面積約8.17億平方米,簽約項目總數3152個,有2759個在管項目,其在管總建筑面積約5.06億平方米,為超過330萬業主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恒大物業還提出積極展望,“預計公司未來收入及凈利潤均可維持與物業行業頭部企業相當的增長水平,財務風險低,可保障公司持續生產經營。”

除了財報和可持續經營能力,恒大物業針對134億元的質押擔保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事件進行獨立調查以及更正措施。

今年2月獨立調查報告出爐: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恒大物業方面通過銀行為多家第三方公司融資提供質押,相關資金最終被劃轉至中國恒大。最終因質押擔保期限屆滿觸發質權實現條件,導致恒大物業附屬公司存單質押的134億元被銀行強制執行。

恒大物業稱,自知悉該質押擔保后,立即開展內部監控檢討、人員培訓及調整等補救措施,并接受獨立調查委員會建議,積極落實各項救濟措施,持續向第三方及恒大集團開展追償工作,并且涉及該質押擔保事件的所有董事已經離職,不存在監管疑慮。

對于被劃走的134億元,恒大物業透露,“正在積極、努力採取各種措施追討損失,包括與恒大集團商討償還該質押所涉及款項的方案、論證訴訟等其他法律措施。公司將通過進一步公告的方式向市場通報任何進展。”

此外,恒大物業為了未來業務規劃及發展需要,于今年6月21日對恒大物業董事會作調整,委任兩名之前未在恒大集團擔任管理職務的執行董事,優化恒大物業治理及管理架構,增強恒大物業獨立性及運營能力,確保恒大物業穩健、持續高質量發展。

恒大物業還表示,已對全體董事及高級管理層進行上市合規培訓,重點強化董事守則、經營獨立性、內幕消息、信息披露等規則的認知,并制定《物業集團合規管理制度》,訂明董事及高級管理層須每年出席定期培訓,并針對上市規則重點部分及更新部分內容及時進行培訓。

在做出一些列補救措施后,8月2日晚間,恒大物業發布公告稱,達成所有復牌指引,將于8月3日復牌。

搜狐財經了解到,7月28日,恒大汽車(00708.HK)已率先復牌,股價在復牌首日大跌61%,但于次日反彈漲60%。

目前,恒大系3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中國恒大(03333.HK)尚未復牌。

關鍵詞:

資訊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