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鄉經濟網小晟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大腸刺身,離大腸刺身只差一步)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片)
肥腸最重口味的吃法是什么?紅燒肥腸干鍋肥腸九轉大腸?
都不是,應該是...
那肥腸最輕口味的吃法是什么?
生肥腸起碼1斤,肥腸去掉肥油、烹飪之后縮水很厲害,別假惺惺地買半斤了,絕對不夠吃;
包菜(圓白菜、蓮花白)半顆,大約6~7兩,洗凈掰/切成大片兒;
鹽1瓷勺(圖片里漏拍了);
煮肥腸的香料包括:
大蔥1根,取蔥白,切成三段;
老姜1塊;
八角1顆,桂皮1小塊,香葉2片,花椒10顆左右;
草果1顆,肉豆蔻1顆,草豆蔻1顆,砂仁1顆;
蘸料包括:
小蔥2、3根,切蔥花;
蠔油半瓷勺;
生抽1瓷勺;
辣椒油1瓷勺,不吃辣的也可以省略,或換成花椒油。辣椒油沒有推薦的品牌,花椒油可以試試「幺麻子」,超市和淘寶都能買到。
煮肥腸的香料放大看:
八角桂皮老姜大蔥花椒應該都比較熟悉了;
草果認識某些人但某些人不認識它,請記住它的樣子,不要在吃火鍋的時候看到了就咋咋呼呼地覺得是罌粟殼!顯得我沒帶好隊伍似的。
砂仁本身有馨香味兒,用來對付有腥臊氣味的食材很好用,可以非常粗暴地給壓下去;
肉豆蔻和草豆蔻都是「五香」風味里的重要調料,我喜歡把這倆一塊兒用,香氣各有所長。而肉豆蔻還有一個特點是:無論炒、煮、蒸,只要用到了它,香氣可達食物最深處,絕不浮于表面。
你說香料都要這么多種,能不能省掉其中幾個?這就看你今天想偷懶只抹粉底出門,還是愿意再刷個腮紅... 完妝肯定更美對不對?何況超市的燉肉料包和菜市場的調料攤位都很好買呀。
1. 清理肥腸。
北京的盆友們如果能在稻香村買到現成的白鹵肥腸,可以愉快地跳過這一步……其他地區的盆友請認命。
但清理肥腸其實并不難,在日日之食書里也詳細寫過。準備一副一次性乳膠手套、一碗淀粉和一杯香醋——淀粉可以洗掉肥腸內壁多余的油脂,香醋可以去除異味。用什么材料是個人偏好,有些人喜歡用鹽而不是淀粉,我覺得都可以啦,顆粒狀的東西使勁兒搓,是可以帶走油脂的。而且我喜歡淀粉遇到水之后會有一些黏著作用,總覺得吸附力更強似的。
左上圖,一定要戴好乳膠手套,否則你就等著洗十幾次手... 然后把肥腸剪開或者撕開,露出內壁的油脂,把油脂直接撕掉;
撕掉油脂的肥腸基本是右上圖的狀態,肥油摘干凈才不膩;
左下圖,倒入大量淀粉把肥腸內外反復搓洗兩次,然后沖洗干凈,再用香醋也來兩次,沖洗干凈;
右下圖的肥腸就比較干凈啦,達到刺身標準啦!可以用啦。
我清洗肥腸只摘干凈肥油、洗掉肥腸里的臟東西。有些人會把腸壁撕掉一層,但我覺得那樣剩下的肥腸口感太單薄,烹飪之后容易味道發苦,不好吃。
處理干凈的肥腸放入鍋里加滿涼水,煮沸之后撈出肥腸。簡單地焯燙一下,可以去除多余的異味和油份。
2. 煮肥腸。
焯過水的肥腸,加上所有的香料一起入高壓鍋,「上汽」(高壓鍋內沸騰)之后再煮20~25分鐘左右,讓肥腸口感變得軟糯。
煮前:水量要沒過食材。如果家里使用老式高壓鍋,烹飪時容易蒸發水分,那么水量還需要再多加一點。
煮后:肥腸軟了,湯變得渾濁了,香料的味道完全進入了湯里和肥腸里,很香很有滋味。
肥腸略放涼之后,撈出來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的片或段。
* 沒有高壓鍋也不要緊,肥腸放入湯鍋里煮1個小時。口感略帶韌勁,更有嚼頭,不過也不會難咬,仍然是一條好肥腸。
3. 煮菜。
湯鍋里倒入剛剛煮肥腸的湯,分量大約是湯鍋的七成滿。放入洗干凈的大片包菜和1瓷勺鹽,大火煮開后小火慢慢煮上5分鐘。
鹽在這個時候加,時不時地嘗嘗湯汁的味道。考慮到后續的蘸料作用,湯汁咸度剛好或偏淡一分都可以。
小火5分鐘,足夠煮到包菜完全變軟,連梗都軟~
煮過肥腸的湯汁夠香,又有肥腸滲出來的一些油脂,讓香料的風味和湯水里的油脂滲到包菜里,保證包菜好吃。這會兒你會發現,要是在煮肥腸的時候省掉了兩味香料,包菜的風味會差出不止一個層次。
切好的肥腸也碼上來,小火繼續煮上1、2分鐘,關火端上桌。
趁著煮包菜煮肥腸的這會兒調一個蘸料:
把半瓷勺蠔油、1瓷勺生抽、加上2瓷勺鍋里已煮沸的湯混合均勻。嘗嘗味道,太咸了放湯、太淡了加少量生抽來調整,最后加入辣椒油和小蔥。
最輕和最重口味的吃法,只差水煮一步。
和平時常吃到的重口味肥腸不同,簡單地用幾枚香料白鹵后的肥腸真是香而不膩。看起來顏色清淡,但香是真香,提神提味。口感和調味清清爽爽,吃在嘴里不油不膩不黏糊。包菜也很好吃!如果沒有加足了香料又煮過肥腸的湯,它無法表現得這么優異,給香料打電話。
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