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合肥—蕪湖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支持合肥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擴建合肥新橋機場……今年6月,《安徽省“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爭取到2025年,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營商便利度爭先進位,內需規模實現新突破。
(資料圖片)
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
未來3年,安徽將持續提升餐飲、汽車、家電、住房等實物消費,全面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升級。
在提高餐飲消費品質方面,安徽將加大徽菜等地方菜系推廣力度,支持創新開發新品、“潮品”,在酒、水、茶、奶茶等領域打響徽品牌,文明菜市行動、“光盤行動”等將繼續開展。在家電消費方面,合肥、蕪湖、滁州智能家電制造基地建設將加快推進,有條件的市縣將對市民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給予補貼。
針對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汽車和住房,安徽將推動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推廣智能網聯汽車,創建合肥—蕪湖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安徽繼續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為打造高能級消費平臺,合肥將繼續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安徽也將繼續爭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設立跨境電商保稅商品展示中心。
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
隨著文旅、健身等消費穩步回暖,服務性消費成為經濟增長重要推力。聚焦服務消費領域,安徽在文旅、養老、醫療等方面將采取多個提振措施。
為促進文化旅游消費,安徽將加快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推進鄉村旅游行動,推出一批精品主題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風景道等品牌。同時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創新文化惠民工程,舉辦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對電影、話劇、戲劇等消費實施惠民補貼,并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未來三年,社區電商、生鮮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將加快走進百姓身邊,安徽同時鼓勵布局建設智慧超市、智慧餐廳、智慧書店等新零售方式,支持合肥、蕪湖等有條件的市建設新零售標桿城市。
養老、托幼、醫療、教育皆是民生剛需。結合百姓“急難愁盼”,安徽將提升養老托育消費,提高公辦養老機構覆蓋能力、服務質量和入住率,加快社區老年助餐服務體系構建,打造一批養老承接基地。
依托“安心托幼”行動,安徽將支持建設一批承擔指導功能的示范性、綜合性托育服務中心,開展“一鄉鎮(街道)一普惠”試點,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
在醫療健康服務方面,安徽鼓勵發展全科醫療服務,增加專科醫療等細分服務領域有效供給,支持社會資本發展健康體檢、專業護理、健康口腔、養生康復等多樣化業態,同時實施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行動計劃,爭創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試驗)區。
未來,發展教育培訓將得到支持。方案中提出,支持圍繞學生課外學習發展,開發研學旅行、實踐營地、特色課程等教育服務產品。
補齊民生短板提高勞動報酬分配比重
持續增強消費動力是關鍵所在,持續穩定和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才能從根本上提振消費信心。
方案提出持續優化初次分配結構,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完善各類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將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健全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公共服務等政策體系。同時實施創業安徽行動,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障勞動者同工同酬,對重點群體進行職業技能提升和專項培訓。
在補齊民生設施短板方面,安徽將繼續實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建成兒童、創傷、腫瘤、心血管、神經、中醫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創新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省百戲城、省文化館新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重點項目;擴建合肥新橋機場,建設亳州、蚌埠機場等。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