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天天快報!電動化落后 奧迪掉隊

在豪華車市場,傳統德系車三強——奔馳、寶馬、奧迪(BBA)曾一度構建起“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隨著電動汽車的勢頭逐漸擴大,BBA也陸續開啟了各自的電動化戰略。德系車巨頭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近日承認,旗下奧迪汽車的產品線“落后于競爭對手”,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方面,并承諾未來要重振奧迪的高光時刻。

Blume上周在大眾集團的Capital Markets Day上告訴投資者,他認為奧迪有“巨大的潛力”,不過這一點近年來一直沒有實現。“面對主要競爭對手,我們沒有捍衛領導地位。我們還面臨嚴重的軟件問題,推遲了電動汽車的發布計劃。”

更令人擔憂的是,奧迪還落后于自身的原本的能力。中國是奧迪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不過Blume卻指出奧迪在中國的表現不佳,奧迪集團的足跡目前高度依賴中國,不過在電池電動汽車領域,其與中國本土對手相比缺乏競爭力。根據該品牌的數據,今年1-3月,奧迪在中國交付了136416輛汽車,同比下降16%。


(相關資料圖)

依照Blume的說法,奧迪的復興將聚焦于電動汽車的更快發展上。他強調,該品牌的運動型車型在這一領域具有巨大潛力。Blume表示,從明年開始,奧迪即將推出的新產品將會帶來“巨大機遇”。

2024年,奧迪將推出純電動SUV車型Q6 e-tron,這是該品牌首款采用大眾集團PPE平臺(高端電動平臺)架構的車型,并將搭載推遲已久的1.2版本軟件系統。而同期,大眾旗下保時捷的純電動車型e-Macan也將問世,同樣基于PPE平臺。

大眾集團表示,PPE平臺充電時間將更快,平均只需21分鐘,電池容量就能從10%增加到80%。它還將提供來自Mobileye監控系統的半自動駕駛功能。

此外,Blume在會上還明確了大眾集團的目標,即在中國市場保持頭號海外汽車制造商的地位。Blume承認在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市場上難以趕上中國本土競爭對手,但表示“目前我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約為14%-15%,我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保持這個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外國汽車制造商”。

事實上,除了奧迪,BBA都有共同的焦慮。以今年3月的中國高端SUV市場為例,當月寶馬X3、奧迪Q5L和奔馳GL8等三款車型雖然還名列銷量前三名,但在它們身后緊隨的則是理想L7、L8等車型,寶馬X5和奔馳GLC等車型已被理想L系車型超越。

這樣的例子,在此前就已出現。比如在今年1月,特斯拉Model Y在銷量上就超越了寶馬X3、奧迪Q5L等產品;而在高端轎車領域,BBA的產品這幾個月也正遭受著蔚來、紅旗等品牌的銷量追趕,換句話說,BBA的燃油車產品在國內高端市場中的份額正在被特斯拉、蔚來和理想等新勢力品牌蠶食。

與此同時,BBA的新能源產品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也沒有太多聲量。以上月新能源車企銷量排名來看,比亞迪、特斯拉、理想和長城等車企品牌均進入前十排名中,而BBA品牌及合資品牌均未入榜。

BBA三家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探索并不晚。早在2007年,寶馬就發布了一個名叫“Project i”的計劃,并稱這一計劃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車業務,就此寶馬也成了當時為數不多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燃油車企業。

兩年后,奔馳用5000萬美元購買了特斯拉約9%的股票,雙方達成合作;奧迪也在2009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推出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跑e-tron。

率先起步的寶馬,在2013年上市了首款純電動產品i3,隨后奔馳和奧迪也推出了各自的首款純電產品EQC和e-tron。2020年之后,寶馬上市了iX3、奔馳也推出了更多的EQ系列,奧迪也基于e-tron,推出了Q4、Q5和 GT系列車型。

但這些車型創造的銷量并不樂觀。據懂車帝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奔馳六款主要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創造的銷量僅有3.55萬輛,幾乎是同期國內造車新勢力品牌的月銷量水平。奧迪和寶馬同樣陷入新能源銷量的頹勢中。前者旗下主打產品Q5 e-tron,去年全年國內銷量僅有1629輛,月銷量不足200輛;后者去年國內新能源銷量也只達到了4.19萬輛,與“蔚小理”去年同期過10萬輛銷量差距甚大。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