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訊 > 聚焦 >

“保殼”兩年后凱石灃仍難逃清盤 凱石基金陳繼武走出困境尚需時日|快資訊

凱石灃清盤之后,凱石岐短債也低于5000萬元清盤線,產品接連清盤后未有發新計劃,或將僅存凱石瀾龍頭經濟一只獨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基金清盤消息屢見不鮮。5月31日,凱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石基金)發布《關于凱石灃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宣告凱石灃正式清盤。據了解,凱石灃2019年9月23日成立,至今運營三年多,截至清盤時間,成立以來回報為-3.84%,近一年回報為-8.32%。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凱石灃共發布過26次此基金的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

實際上,相比去年,今年的權益產品清盤占比顯著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的清盤數量已達118只,其中混合型基金55只,股票型基金32只,合計共87只,占總清盤數的73.73%。去年同期清盤數量為109只,但混合型與股票型合計僅有58只,占總清盤數的53.21%。

對于凱石灃運營不佳終致清盤與剩余基金未來規劃等問題,發現網向凱石基金致函尋求釋疑,凱石基金方面回復稱,凱石灃清算是從維護基金持有人利益和資源優化配置角度出發做出的審慎選擇,并且旗下的其他產品運營一切正常。

26次公告“保殼”兩年 凱石灃難逃被清算

公開資料顯示,,凱石灃于2021年4月20日第一次發布了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此后兩年,到今年正式清算為止,凱石灃一共發布了26條此公告。

通過查詢該基金的多份季報數據發現,每次在凱石灃陷入清盤危機時,都會有一筆“救火”資金的幫忙。如凱石灃在今年2月18日發布連續55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公告后,該基金在2月23-24日出現連續3筆大額申購,其中個人申購僅留存一天就贖回,機構申購的也僅持有了一周,至3月2日便悉數贖回。

事實上,自2021年5月,凱石灃得到了第一次機構短期申購機會后,凱石灃基金拉開了長達兩年的“保殼”之路。據統計,凱石灃自發行以來,每一個季度的凈申購份額都為負數。自2021年4月20日第一次發布臨近清盤提示性公告后,兩個季度出現累計1126.4萬份的贖回,到2021三季度末,凱石灃A的總份額僅剩1205.71萬份。

基金總份額不斷減少的同時,凱石灃的業績出現持續虧損。wind數據顯示,截至清盤時間,凱石灃成立以來回報為-3.84%,近一年回報為-8.32%。從第一次發布提示性公告以來,凱石灃的區間復權凈值增長率為-22.31%。

資料顯示,凱石灃成立以來一共經歷了3任基金經理,除第一任基金經理任職回報實現正回報24.73%外,后兩位基金經理任職回報均虧損在10%以上。其中,第二任基金經理付柏瑞任職回報虧損最大,為-27.95%。他于2021年3月4日上任,一個月后凱石灃便第一次發布了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

第三任基金經理張俊的任職回報為-12.39%%。此前張俊僅管理凱石湛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凱石湛)一只基金,任職回報為2.09%,此基金在2022年1月14日已經清盤。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算之前,凱石湛同樣經過了5次保殼操作。

業內人士表示,總份額不斷縮減,業績未見增長的基礎上,凱石基金僅僅通過引入“救火”資金來暫緩基金清盤命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并且多次的引資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價,凱石灃的“保殼”之路最終走到盡頭。

又有產品低于清盤警戒線 或僅剩一個獨苗維持

凱石灃進入清算之后,目前凱石基金旗下僅剩2只基金,分別為凱石岐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凱石岐短債)和凱石瀾龍頭經濟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凱石瀾龍頭經濟)。據wind數據,截至6月5日,這兩只基金的近一年回報為1.37%和-19.38%,同期同類排名為533/564、2837/3105。

從一季報數據來看,凱石岐短債一季度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0.55%,過去六個月跑輸0.9%。而凱石瀾龍頭經濟一季度收益率雖然跑贏基準收益率2.62%,但過去六個月卻跑輸了基準收益率14.27%。另外,這兩只基金的規模分別為0.42億元和1.35億元,凱石岐短債基金規模已經低于5000萬元清盤警戒線。

實際上,在一季報發布前,凱石基金已經于3月9日發布了《關于凱石岐短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稱其已經連續4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但是在3月28日,凱石岐短債出現了一筆1199萬份的申購,暫時解除了警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12月6日,凱石岐短債同樣發布公告稱該基金已經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隨后,在12月28日出現1442萬份的申購,資金來源為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9天后,該資金全部退出。從披露的信息中發現,這兩次“保殼”操作的資金皆來自同一機構。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凱石基金就有4只基金清盤。凱石灃進入基金清算后,凱石基金的管理基金數量從2020年第三季度末的8只基金減少到只有2只,僅為峰值的25%。

作為國內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私轉公”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凱石基金自2017年5月10日成立以來規模發展速度一直緩慢。據wind數據,凱石基金的管理規模從2019年三季度峰值的14.25億元減少至2023年一季度末的1.89億元,縮水12.36億元,同比減少了86.74%。

在第61屆中國資本市場高級研討會暨上證春季所長論壇上,公司董事長陳繼武表示了對產業轉型升級、消費模式創新升級和科技創新這幾大方向的看好。但目前凱石基金并沒有儲備產品待發來佐證董事長的眼光。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凱石基金方面表示公司一切運營正常,但若是凱石岐短債的“保殼”之路也走到盡頭,那么凱石基金或將面臨僅剩凱石瀾龍頭經濟這一棵獨苗的尷尬局面。

(記者 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 孫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