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6月8日訊(記者 郭松嶠)6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在“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我們將抓緊恢復和擴大有效需求這個關鍵,持續優化和改善金融服務。加大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金融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
(資料圖)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表示,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消費金融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以信用消費為核心的,延伸出了透支消費、消費貸款等代理平臺,各種消費金融從網絡到線下在我們國家已經非常發達了。消費金融與消費是一種因果關系,消費金融也起到了杠桿作用,促進了消費的增加和擴大。
“通過消費金融可以精準制導,科學用力”
董登新認為,消費金融渠道多樣化、產品多樣化,關鍵在于如何將消費金融的手段用在具有杠桿消費的消費行為,提升消費品質,引導合理消費,并打造消費模式升級換代,傳統的消費金融將視野放在短期的盈利、短期的融資需求中,但對消費刺激不強,通過消費金融可以精準制導,科學用力。
但董登新也進一步分析,從消費的角度來講,更重要的提升消費的信心,創造更大的保障就業的政策環境,保障就業就是保障國民收入水平,保障消費者信心,只有消費者有信心,消費金融才有市場,商家利用金融消費才能產生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解決影響和制約金融業發展的難題,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李云澤指出,金融監管總局將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持續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適配性。
“建議出臺新能源產品貼息政策”
關于如何更好地促進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董登新建議,出臺新能源產品貼息政策,貼息政策間接給予消費者,直接支付給金融機構,方能既鼓勵金融機構擴大消費金融消費信用,通過財政補貼提升消費信用的吸引力,讓更多的消費者愿意使用消費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
根據研究機構 EVTank 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 年)》,展望 2025 年和 2030 年,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分別達到 2,240 萬輛和 4,780 萬輛,2030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當年新車銷量的比例將接近50%。
與新能源汽車相比,東莞證券數據預測,2025 年全球傳統汽車銷量 7,520 萬臺,國內傳統汽車銷量 2,400 萬臺。
和傳統燃油車的金融產品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金融產品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表示,從保險角度看,2021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和險種,其車險保費較高。從貸款購車的角度看,像特斯拉、蔚小理這些新勢力新能源汽車,他們的店都是由車企投資的直營店,而傳統燃油汽車的店普遍都是經銷商的店。新勢力的店有的是靠燒錢融資運營的,因資金鏈斷裂倒閉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所以金融機構對他們的評估更加慎重。”
張翔進一步表示,新能源汽車的店大都開在繁華的商業地段,傳統車的消費場景大都在郊區的4s店。不同的消費場景讓貸款服務、車險服務等業務也產生了差別,汽車金融產品可以向互聯網化創新,購車者的資料可以通過網絡上傳,免去柜臺辦理的繁雜,不僅可以為用戶消費者提供方便,也可以提高購車者的用戶體驗。
張翔認為,隨著很多車企的倒閉,讓投資者比較清楚地認識到造車的風險很大,門檻較高,市場競爭也是一片紅海,因此對新能源車企投資的興趣也在遞減,新能源汽車的行業增長率也在放緩,這是新能源汽車企業融資的難點。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講,車企要找準定位,瞄準方向,做出自己的特色服務,就像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未來的換電、小鵬的自動駕駛等,各種企業選擇不同的技術路線,有自己獨特的服務和創新點,才更便于融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