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分市場的拓展,對于家電企業在存量時代的競爭,屬于典型的增量機會。即從0到1,從1到100的動力。在最近幾年的空調市場上,面向廚房這個“高溫高濕高油”的特殊空間,就出現了一輪新的商業爭奪,并呈現兩大陣營、三大類型。兩大陣營為空調企業和廚電企業,三大類型則是中央空調末端、家用空調末端和可制冷油煙機跨界。
周簡||撰稿
最近,一則美的空調與中國家電研究院共同起草制定的《家用廚房空調器》團標發布,以及美的空調推出“大冷量、防油煙”為賣點的“廚清涼”廚房空調新品消息,再度在2023年空調市場銷售旺季啟動前夕,將廚房空調這一細分市場,推向了行業和社會輿論的焦點位置。
(資料圖片)
這距離2021年方太推出可以制冷的油煙機,已經過去近2年的時間。就在那一年,由于方太對于廚房空間的思考,跳出傳統空調和油煙機的產品思維,以用戶烹飪的制冷降溫需求為中心,推出的可制冷油煙機,一舉將廚房空調市場周期性炒熱。隨后也引發了包括大金、日立,以及格力、海爾等紛紛參與,推出廚房空調的家用中央空調產品,多為風管機
如今隨著空調領軍企業美的再次發力廚房空調這一細分產品,并在產品功能賣點、安裝方式,以及空間布局等維度的創新,是否會再度引發眾多同行對于廚房空調市場的爭奪、炒熱,從而掀起一輪消費新熱潮,值得期待!
廚房空調,市場啟動早但消費熱度低
對廚房空間的專業空調產品來說,過去一直的路線和陣營,就是家用中央空調在廚房空間的一個末端和設備,并針對廚房長期烹飪容易產生的油煙問題,在出口風和回風口采取了一些抗油處理。
不過,由于家用中央空調過去更多局限于別墅等大面積、大空間,市場普及受限,導致廚房空間的溫度調節并未得到重視,以及當時廚房空調市場的消費熱度不夠。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家庭在廚房空間是沒有安裝空調設備的意識。
不過,最早看到廚房空間這一場景,以及用戶品質生活升級帶來的需求的,則是美的空調。面對中國相對復雜而多元的房屋結構和存量市場的趨勢,美的空調選擇于2009年推出全球首臺廚房專用空調“小廚星”,為分體式結構,可以實現與廚房櫥柜的集成與融合,意在解決“高溫、高油、高濕”環境下的空調正常運行,以及制冷效果。
這種前瞻性的用戶思維,卻在一線市場上遭遇了很多中國家庭廚房的“空間小”、“安裝不便”,以及“消費節儉”等現實挑戰。直到2021年,方太推出可以制冷的油煙機,再次將廚房空間用戶的“油煎火烤”等高溫問題推到很多家電企業的面前。那一年,不只是大金、日立,包括美的、海爾、格力等專門在家用中央空調產品方案中增加了“廚房空調”的末端特殊設計和應用。
就在這一年,也再次激發美的對于廚房空調市場的向往,并吸取之前的用戶痛點和產品短板,推出“免安裝、可移動”的小涼塊移動空調產品。雖然這只是解決廚房空間的局部溫度調節的產品,卻釋放出美的空調對于廚房空間溫度調節,以及舒適度調整的持續性和連貫性研究。
賽點初現,兩大陣營三大品類擴張
站在2023年的新起點上,面對空調市場激烈的大眾消費市場爭奪,以及廚房場景這一細分市場的消費剛需和增量機會。美的空調再次選擇推出廚房空調新品,為天花集成款和明裝款,不只是通過“濾油黑魔盒”等解決油煙凈化問題,還通過結構創新解決了新老房子都能安裝的空間問題。
由此,也可以預判,隨著行業龍頭美的再次發力,以及用戶生活品質的升級,傳統家用空調市場競爭白熱化,未來幾年聚焦廚房空調市場的爭奪,將會呈現以下走勢:
一是,企業陣營和品類的走勢。短期來,聚焦廚房空調市場上已經形成兩大陣營:以美的、格力、海爾、海信日立、大金為代表的專業化空調企業,以及方太為代表的廚電等跨界企業,共同參與廚房空間下的制冷等溫度調節。在主流品類上,目前已經基本形成家用中央空調的末端,以及分體式家用空調,還有可以制冷的油煙機等三大品類,此外還有一部分的移動空調,但只是作為補充。
二是,市場競爭和消費走勢。梳理最近5年來一線市場的消費場景和用戶生活方式,基本很明確,就是家用中央空調的廚房末端為主角,分體式家用空調為輔助,可制冷油煙機還在導入期。目前,不管是新房裝修,還是老房改造,如今家用中央空調的占比顯著提升,當然在消費多樣化的環境中,也有用戶會選擇分體空調,但受制于產品性能后者的占比不大,也意味著市場未來空間和機會相對樂觀。
三是,對于廚房環境來說,高溫、高濕、高油環境下,現階段廚房空調的最大突破口就是持續、穩定的降溫性能,帶給用戶的舒適性。所以,對于相關企業來說,廚房空調的任務就是面對“三高環境”特別是高油流動性,做好產品性能和老化測試。只要廚房的溫度降下來,油煙排干凈,舒適度就會穩步提升。后期,廚房空調的性能和體驗,還會朝著哪些方向發展,先等廚房空調的家庭滲透度突破20%,再考慮吧。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