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上演絕地反擊!“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神話仍在延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25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披露了2022年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從財報數據來看,雖然全年虧損了228.19億美元,但在2022年美股大跌的背景下,伯克希爾的表現依舊亮眼;此外,單看第四季度,伯克希爾大賺181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
過去的一年,受到美聯儲加息的影響,美股走出了“動蕩”行情,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紛紛大跌,巴菲特自然也難以幸免。不過,對比來看,有女版巴菲特之稱的“木頭姐”因為重倉科技股損失慘重,其管理的旗艦基金更是暴跌接近70%,相比而言巴菲特明顯更為老練。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職業投資者,在市場大跌的背景下,為何巴菲特的投資表現依舊穩定?連續多年跑贏美股市場,“股神”巴菲特的神話還能延續多久?
作為最頂級的投資者,巴菲特和旗下的伯克希爾一直是眾多機構和投資者的研究對象。
從2022年交出的成績單來看,巴菲特也確實沒有讓人失望。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伯克希爾凈虧損228.19億,上一年盈利897.95億美元;雖然全年業績虧損,但其四季度盈利了181.64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的盈利79.61億美元,而且結束了連續兩個季度的虧損。
在過去的兩個季度里,伯克希爾二季度虧損高達437.6億美元,而三季度則了損了26.9億美元,如今四季度大賺181.64億美元,或許意味著伯克希爾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
實際上,單從數據來看,雖然2022年虧損超過了200億美元,和上一年接近900億美元的凈利潤也相差甚遠,但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的市場環境也和2021年有明顯不同。
過去一年,美聯儲啟動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加息周期,美股因此受到“重創”。
各大指數中,道瓊斯工業指數2022年下跌8.78%,標普500全年下跌了19.44%,納斯達克更是大跌了33.1%,再看2021年,道瓊斯工業指數大漲了18.73%,標普500上漲了26.89%,納斯達克則上漲了21.39%,很顯然,過去兩年美股市場表現相差甚遠。
根據伯克希爾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13F表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伯克希爾美股持倉規模為2990.08億美元,粗略計算下來,伯克希爾的持倉虧損還不到10%,遠遠跑贏市場。
再從市值增長的角度來看,與標普500指標對比,2022年伯克希爾每股市值的增幅更是大幅跑贏了標普500指數22.1個百分點,很顯然,巴菲特和伯克希爾仍是投資市場的“翹楚”。
單季度甚至單年的業績,都不能展現出巴菲特和伯克希爾的真正實力。
正如伯克希爾在財報中說的那樣,“任何一個季度的投資損益通常都是沒有意義的,對那些對會計規則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的投資者而言,每股凈收益(虧損)數字可能會產生極大的誤導。”
從長周期來看,巴菲特和伯克希爾的表現,只能用“夸張”兩個字來形容。
在1965-2022年,伯克希爾的每股市值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9.8%,遠遠超過標普500指數9.5%的復合年增長率;同樣是1964-2022年,伯克希爾的市值增長率更是達到了令人吃驚的3787464%,而標普500指數僅為24708%,伯克希爾超過了標普500指數247倍。
當然,伯克希爾之所以能成為投資界的“長跑冠軍”,和“巴菲特的投資觀念有很大的關系。
在巴菲特的公開信中,其再次強調了投資選擇的不是股票,而是選擇公司。投資持有股權的目的,是對具有長期良好經濟特征和值得信賴的管理者的企業進行有意義的投資;持有公開交易的股票是基于對其長期經營業績的預期,并不是把它們看作是短期買賣的工具。
從持股來看,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伯克希爾十大持倉股分別為蘋果、美國銀行、雪佛龍、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卡夫亨氏、西方石油、穆迪、動視暴雪和惠普,特別是第一大持倉蘋果,在過去的一年伯克希爾對蘋果增持33萬股至8.95億股,總市值達1163億美元。
從巴菲特的持倉來看,投資高壁壘的行業龍頭、堅守長期投資觀念,是其能長期跑贏市場的一大秘訣,例如第四大持倉可口可樂,伯克希爾早在1994年就完成了投資,而當年13億美元的投資成本如今已經飆升到了220億美元,若再算上這些年來的分紅,巴菲特從中收益頗豐。
進入2023年以來,雖然僅僅過去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但美股已經出現了大幅的反彈,而在去年四季度“止跌企穩”之后,接下來的一年,巴菲特和伯克希爾的表現或許會更好;再看伯克希爾在四季度時高達了1286.51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未來市場或許可以抱有更高的期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