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新一季的市場操作周期已經開啟,面對新政策、新產品、新資源、新玩法,眾多家電經銷商們,接下來還能繼續吃政策、囤貨嗎?
寧言||撰稿
(資料圖)
打款、吃政策、繼續囤貨?一輪又一輪,永遠沒有頭!
如今,隨著新一年度洗衣機市場的開盤進入尾聲,以及空調新冷年市場的再次啟動,還有接下來冰箱市場新一年度的沖鋒號吹響,家電市場又走到了一年一度傳統家電渠道經銷商“打款吃政策囤貨”的新節點。
那么,新一年度伴隨著主要企業市場經營策略和節奏的切換,以及終端零售市場的局面可能發生的變化,對于眾多的渠道經銷商來說,面對廠商的新政策、新產品、新策略,還能否繼續“打款、吃政策”甚至“繼續囤貨”呢?
對此,家電圈認為,從最近幾年的市場經營和操作節奏來看,大幅度持續囤貨的經銷商已經越來越少了,但階段性打款吃政策的經銷商還是有不少。從商業規律來看,市場永遠存在一定的騰挪空間和偶發機會,關鍵取決于不同經銷商的靈活把握和周期利用能力。
也就是說,對于家電經銷商而言,打款吃政策是一種天然的使命和職責,面對企業的需求不可避免也不能拒絕。但是對于囤貨,不管是季節性的空調產品,還是常態化的其它家電產品,都是存在較大風險的行為,大概率來說“少囤貨才健康”,如果采取“押寶式囤貨”往往會適得其反。
由此,對于所有的渠道經銷商而言,不管企業的政策怎么變,市場的競爭格局怎么變,用戶的需求和產業的政策怎么調整,2023年度的家電市場整體格局仍然嚴峻,任何人不能掉以輕心。同時企業和商家參與一線市場競爭的策略、手段則更為復雜和困難,只能采取“常變常新”的靈活手段和姿態。
在這一過程中,家電圈認為,對于囤貨這件事情上,家電經銷商們有幾個邊界可以參考和借鑒,可以少走些彎路、少折騰,多聚焦精力和實力培育用戶和需求挖掘上。
第一、任何時候,家電經銷商都不要為了投機、占便宜、超低價等因素,在一線市場上選擇囤貨。如今家電上游供應鏈的零部件價格漲漲跌跌,不只是取決于下游的家電市場需求,更取決于外部的全球經濟環境和局勢。比如說,銅、鋼材、石油、塑料粒子等大宗原材料的價格,從漲到跌再從跌到漲,最近2年來完全沒有規律,而且是說漲就漲、說跌就跌,跌起來讓人郁悶、漲起來也令人不解。
第二、大多時候,家電產業的各個品類產能已經處在嚴重的“供過于求”,產量更是基本可以滿足市場供給。除了像空調等少數高溫拉動型、電暖器等少數低溫拉動型產品,其它家電品類基本不存在“需求劇烈”波動帶來的市場缺貨、供不應求等局面。即便是空調等品類出現了“需求暴漲”帶來的供需不平衡,一些經銷商錯過了也影響不大。但如果盲目囤貨賭高溫天氣,就很容易掉進“虧損泥潭”之中。
第三、更多時候,家電經銷商如今要考慮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握著下游的市場需求端變化,保證上游的貨源進銷存的動態安全和穩定。對于家電經銷商來說,庫存、資金等永遠沒有絕對的安全,只有階段性的平衡和穩定,但是只要牢牢把握住了用戶的需求、用戶的追求,以及用戶的購買力變化,上游的供應鏈只會順水行舟、水到渠成。
綜合來說,打款吃政策繞不過,但對于家電經銷商來說,囤貨不只是要量力而行,還要伺機而動。這已經不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而是更為復雜的應用題,實時監控市場的需求、競爭的走勢,企業的布局等,才能做出最精準的反應。現階段來看,市場上能把握這個節點的經銷商,不超過三成。
====
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關鍵詞: